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怎么回事
作者: 秦丽茹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球后方,外界物体光线进入眼球后投影在黄斑区中心凹处,正常情况,可以形成清晰准确的影像,但如果发生黄斑变性,则会导致视力下降,眼前模糊,色觉异常。目前,老年性黄斑变性还没有明确的病因,有学者对其发病原因进行研究,认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慢性光照引起的。慢性光照会引发视网膜中自由基的生长,当自由基数量变多,会对眼球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导致慢性疾病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的代谢功能下降,就会导致眼部出现黄斑变性。还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导致黄斑区长出玻璃膜疣,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引发一系列眼部疾病。还有排泄障碍的说法,认为黄斑区的血管网发生变化,影响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视网膜排出系统受损,引发病理改变。
根据病理改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不同的类型。一般干性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随着病程进展,波及黄斑中心时,视力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湿性患者早期症状为视力模糊、视物变形、中心视力下降等,在就诊时普遍已发展到晚期,此时中心视力明显减退。临床治疗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病理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那到底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治疗方案。
目前,干性黄斑变性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可以服用叶黄素、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延缓疾病的发展。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戒烟戒酒,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进展较为缓慢,但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进展为湿性黄斑变性。而湿性黄斑变性病情进展迅速,90%的致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都是由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引起的。因此一旦确诊湿性黄斑变性,应该及时治疗。目前,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是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药物有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和康柏西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黄斑水肿、出血的罪魁祸首,抗VEGF药物可以抵抗或减少VEGF在眼内的浓度,进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控制疾病进展。正常情况下,该治疗应该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情况没有出现稳定好转,可以再继续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光敏治疗、手术等进行治疗。对于这类患者,要定期进行观察,治疗完成后也应进行终身监测,一旦出现病情反复和加重,采取及时治疗。
刚开始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时,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的治疗,服用中药或进行针灸按摩,运用中药治疗能保护视觉细胞,稳定和改善视力,预防旧病复发,修复疤痕,预防另一只眼的病情发展。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银杏叶片、迈之灵片、递法明片等进行眼部改善。
综上可知,老年性黄斑病变是一种很危险的慢性疾病,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长。对此,我们要做好提前预防,尤其重视老年人的视力检查,提醒老年人重视自己的视力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出现的眼部不适,及时咨询眼科医生。平时可以多食用香蕉、胡萝卜、葡萄柚等促进眼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