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

作者: 李秀华

打鼾与心血管病高度相关

打鼾也叫鼾症,临床也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于系统性疾病,临床主要诊断依据是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主要表现为患者睡眠过程中有不规律的打鼾,睡眠呼吸节奏紊乱,会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导致觉醒,有明显憋气感,夜尿明显,晨起时还有明显的口干和头痛,白天会出现嗜睡,并可伴有记忆力下降。

普遍认为打鼾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增加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患者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打鼾还会让病情进展加重,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这主要是因为打鼾影响机体呼吸,患者身体状态出现缺氧,夜间低氧状态下就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进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栓形成,血管内活性物质明显增多,血管内皮损伤后动脉硬化,进而出现各种心血管疾病。

鼾症影响心血管健康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鼾症引起机体缺氧后,患者容易出现低氧血症,长期低氧血症就会导致患者血管平滑肌出现改变或者是变得肥厚,从而出现血压升高,该阶段患者睡眠结构已经出现全面紊乱。第二阶段是长期打鼾患者内分泌系统逐渐失调,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此时患者机体内部的血液动力学也出现改变,血液流动不正常,各个组织器官开始出现缺氧缺血的问题。并且该阶段二氧化碳已经会在身体里明显潴留,有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的风险。第三阶段就是睡眠期间经常出现呼吸暂停,多个器官有缺氧表现,心血管系统功能受到全面损害。

不过,出现打鼾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惊慌,鼾症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整体来看是一个长期且能够进行纠正的过程,尽早发现、长期治疗,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对睡眠呼吸做好监测,根据动态血压变化及时干预,就能够将打鼾对心血管健康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改善打鼾有妙招

打鼾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治疗,尤其是中重度患者更要提高警惕。目前关于打鼾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改善生活方式、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上气道口咽部阻塞的患者),实际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后采用科学方案。

日常生活中,要想预防和改善打鼾的,首先要保持休息环境的空气流通,因为清新空气是保证患者良好睡眠质量的基础,经常开窗促进空气流通,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其次要避免过度疲劳,按时作息减轻身心压力,期间还要加强身体锻炼,生活中可以多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以及骑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一系列抗阻力运动,如哑铃、俯卧撑等,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要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及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减轻肥胖,对机体呼吸道通畅度进行改善,能够有效缓解打鼾症状;最后要注意调整睡眠姿势,经常打鼾的患者可以尝试改变睡眠姿势来规避打鼾,如用侧卧来代替仰卧,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利用专门的睡眠枕垫来支撑颈部和头部,能够减轻患者呼吸道受到的压力,减少打鼾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