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压,先从减盐做起
作者: 沈霞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状态。通常,当血压的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压的最高值)达到或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的最低值)达到或超过90毫米汞柱时,即可被诊断为高血压。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并非仅仅是一种“数值上的异常”,它更是一种潜在的、危害极大的健康威胁。
严重时危及生命
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影响尤为显著。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心肌肥厚,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风险;同时,它还可能引发脑血管病变,如脑出血、脑血栓等,严重时可导致中风;此外,高血压还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科学防治,有效应对
面对高血压这一健康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维护自身的健康与幸福。
合理膳食 饮食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一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免给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同时,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导致体重增加和血压升高。
远离高盐 高盐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管外周阻力,从而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将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并尽量避免食用腌制类食品、含盐量高的调料等。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调味方式,可以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低盐菜肴。
稳定情绪 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不容忽视。暴躁易怒的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因为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导致神经高度兴奋和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规律作息 长期熬夜和劳累会导致睡眠不足和身体压力上升,加速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升高血压。为了保持血压的稳定,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兴奋的活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治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和内循环,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散步、骑车、游泳等,并坚持定期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避免过量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血压升高。
遵医用药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血压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以维持血压的稳定。然而,许多患者在发现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减量,这可能导致血压回升和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然而,通过加深对高血压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