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脑的“天然抗衰剂”

作者: 杨玺

书法:大脑的“天然抗衰剂”0

大脑如同精密的仪器,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记忆力减退、反应力下降等问题,渐渐侵蚀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幸运的是,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书法扮演着“天然抗衰剂”的角色,能为我们的大脑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书法是大脑功能的“活力剂”

1.脑血流量的“加速剂”

练习书法,犹如一场手、指、掌、腕与脑部精细动作的和谐“交响乐”,能够提升脑血流量,增加氧气和营养供应,促进神经元的代谢,刺激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和再生,改善大脑微环境。

2.注意力的“提升剂”

在练习书法时,习字者需要全神贯注于笔画的形态、结构和书写的节奏等,长此以往,能够提高注意力,使大脑更善于集中精力处理信息,提高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从而延缓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注意力下降。

3.记忆力的“增效剂”

爱好书法的人需要记忆大量的字体结构、笔画细节、整体布局、书法理论知识等,这些都能使大脑的记忆区域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增强记忆能力。

4.思维认知力的“保养剂”

练习书法时,习字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字体风格和创作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笔法和技巧,这就需要大脑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逻辑分析、空间布局。因此,练习书法能够提高大脑的灵活性、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书法是神经网络的“保护剂”

1.大脑“年轻网络”的“重塑剂”

练习书法时,大脑中运动、感觉和视觉皮层区域的神经元被激活。除此之外,不断地练习书法,能够使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不断增强和优化,进而重塑大脑的“年轻网络”。

长期坚持练习书法,如同定期为大脑进行深度的“保养与升级”。在这过程中,大脑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可得到显著提升,仿佛为老化的机器注入了新的“润滑剂”,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研究发现,花更多时间练习书法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会降低;长期练习书法可以产生积极的神经调节作用,让大脑的神经网络保持“年轻态”。

2.全脑协同的“激活剂”

练习书法时,习字者需要调动视觉、运动、注意和情感等多个脑区。例如,书写时需要协调手部精细动作(激活运动皮层)、观察字形结构(激活视觉皮层)、规划章法布局(激活前额叶),这些行为可以刺激小脑和基底节,延缓运动功能衰退。练字时的多功能、多任务处理,能够促进全脑协同工作,提升神经网络的工作效率。

书法是大脑情绪的“调节剂”

练习书法能够使人进入“心流”状态。当习字者写出一个满意的字或创作出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时,往往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可使人感到愉悦和轻松,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专家认为,行书洒脱飘逸,可以培养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适合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练习;草书体势放纵,如风驰电掣,适合情绪压抑者练习;篆书平整安稳,行笔缓留,适用于紧张焦虑者;隶书笔画一波三折,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可以调节偏执个性。

让我们一起用书法书写人生,用墨香滋养大脑,开启一场美妙的大脑抗衰之旅!

(编辑    黄奕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