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为弥留的生命带来爱和温情
作者: 胥林花“因为你们的细心陪护,让她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更有质量、有尊严、有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种叫“安宁疗护”的温暖方式悄悄走近终末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精神等方面的照护,更致力于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命最后时光的生活质量,让平凡的生命温柔谢幕,实现“让临终者善终,让失亲者善别”。
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主任医师表示,这样的疗护很有意义有必要,大家要科学地认知它,安宁疗护不等于放弃治疗,是为了让生命安然落幕,同时,他也呼吁更多的力量加入其中。
〇 安宁疗护不等于放弃治疗,让生命温柔谢幕
89岁的陈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知道老母亲的时日不多,几个孝顺的儿女泪流满面,深深自责:“老母亲勤劳一辈子,还没有好好享福就要离开了”。几经考察,儿女们把陈女士送到安宁病房并日夜陪伴。
除了病痛上的帮助,心理医生还对陈女士进行了“话疗”,得知陈女士其实内心还有一些“未了的心愿”:涂一次指甲油、穿一次旗袍、种一次菜、上一次队课……实现心愿让陈女士忘却了病痛,带着她美好的回忆,每天都很快乐。离开人世时,陈女士安详从容。在最后的时光里,陈女士没有狰狞和痛苦,而是微笑和平静,儿女们很欣慰能让老母亲不留遗憾地离去。
你了解安宁疗护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你愿意使用这种方式吗?周国仁说,很多人对安宁疗的认知有误解,认为安宁疗护就是放弃治疗,其实不然。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或生命末期的病患,聚焦如何缓解疼痛、呼吸困难等痛苦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安宁疗护既不放弃传统治疗,也不过度治疗,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患者逐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帮助其实现最后的心愿等。安宁疗护给予患者舒适护理,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更安宁、更有尊严,让生命安然落幕,家属也能勇敢地度过哀伤。
〇 南京安宁病床的缺口大
为了让更多人安宁“谢幕”,南京已经探索安宁疗护多年。2016年,开始有了最初的宁馨病房,在缓解患者生理疼痛、心理疏导、人文服务等方面,医护人员各有分工……
南京开设安宁疗护病房的有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三甲医院。虽然南京的安宁疗护工作已初具规模,但安宁疗护需求旺盛,病床总体偏少。另外,安宁疗护的专业人士也相对较少,这些“瓶颈”亟需突破。
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将稳步扩大全国安宁疗护试点,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全面开展安宁疗护工作,完善服务模式,建立服务制度体系,提高老年人和生命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
〇 呼吁更多“居家安宁疗护”,“亲情陪伴”不可缺
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有349家机构加入安宁疗护工作,参与安宁疗护服务的人员有4000多人。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成立了江苏省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挂靠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组建了安宁疗护专家库。目前,南京已建立三级医院为引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为主体的服务网络。如何让“居家安宁疗护”惠及更多的人和家庭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应该让“居家安宁疗护”走进千家万户。“人生最后一程,‘亲情陪伴’不可或缺。”周国仁认为,安宁疗护的理念是将家与医院结合起来,让患者在生命的尽头既能不受到病痛的折磨,又能获得亲属的陪同和家庭的温暖,再结合医生予以的积极引导,让患者可以不留遗憾地平静离去。当下,我们可以尽早地将“安宁理念”植入家庭,向患者及其家属传递理性的生死观,让患者可以拥有更为体面的离开方式,可以平静、安宁地向世界作出最后的告别。
安宁疗护,作为一种关注患者身心舒适的医疗方式,以其人性化、全面化的治疗理念,为我国的医疗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死亡的理解和接纳。安宁疗护不仅是一种治疗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让我们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用温柔和关爱为患者带来最后的宁静和安宁。我们期待着安宁疗护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编辑 黄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