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真谛,坚守始终

作者: 王思然

传承真谛,坚守始终0

急诊室夜班日常

“嘀嘟……嘀嘟……”救护车的警报声由远及近,我霎地打起精神,伸手就要去推抢救车,却一下子抓了个空!分不清是梦是现实,我怔怔地环顾四周。“思然,今天你上小夜班啊!”窗外是万家灯火,急诊抢救室也打开了所有照明。我坐在电脑前补写着一份病危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记录单,患者规律有力的心跳是这30分钟全力以赴最好的回报。“刚刚是不是有人和我说话,是幻听了?赶紧写单子吧。”“思然,看来今晚你们很忙啊。”我抬起头,只见护士长在对我说话。“是啊,时间还没过一半我们就已经接诊了8名抢救患者了,后半程应该会好一些吧,不过再来多少患者我们也接得住。”

大医精诚,仰望榜样风范

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这么有自信,可能是因为护士长吧,每每看着他的背影,总能使我充满力量,这也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我的师傅。方自根老师,中大医院急诊科的第一名男护士,无论理论知识还是技能操作在急诊科都是名列前茅,加上自己的努力,水到渠成地成为中大医院急诊科史上第一名男护士长。每次在方老师身后,我都觉得自己还是个新人。在刚工作时,他循循善诱地进行带教,言简意赅地总结急诊科工作的根本:“沉着冷静、面面俱到、快而不慌。”这些年,方老师带着我一起积累与成长,渐渐地,从老师到榜样,再到现在的偶像,他俨然成了我的目标。

“思然,准备一下用物,陪同这个重症肺炎的患者去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他的项目有点多,可能检查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你换一个满的氧气桶,带着刘文豪一起去转运。”说这句话的是我的夜班组长张玉婷老师,也是我师傅的师傅。她作为江苏省急救技能大赛的前三名,加上带出我师傅这个优秀人才,我对她绝对是言听计从。刘文豪则是斗志满满的新人。突发事件永远是急诊科的主题,果不然,这个重症肺炎患者在做完检查时突然心率进行性下降,我和文豪立刻冲进CT室,迅速判断患者意识。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也无法触及,文豪还没等我开口,迅速跳跃到床上给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他的反应让我很吃惊,若不是正在抢救,我一定给他鼓掌,但因为紧张,他给患者按压的速度有些偏快。“文豪放松一点,你现在做得很好,而且患者有气管插管,你只需要把胸腔按压做到标准就好!”我一边静脉注射着肾上腺素,一边对这个让我赞叹的年轻人说道。在持续胸腔 按压的情况下,我们快速地将患者转运回抢救室作进一步抢救。

夯实自我,成为中坚力量

医护者们及时且有效的抢救,有惊无险地将患者救了回来,最终安全地将其转移到重症医学科进行更高级别的生命支持治疗。“玉婷姐,你知道文豪在CT室的急救意识和反应有多好吗?”我兴奋地向张老师说。张老师高兴地回答道:“看来前段时间我和他讲的急救知识都记下来了呀,不错。你这个年纪正是要成为科室中坚力量的时候,在不断夯实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带一带新人。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这么好的平台,有很多的学习机会给你们成长,完全可以好好提高自己,尤其是男生,你们对这些机器和动手项目本身就更有天赋。你们也是家庭的顶梁柱,可以将这种责任感带入到工作里,会更有益于成长,你的师傅就是成功的例子。”

薪火相传,守护医者责任

在工作中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战友,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以及每一个人对患者负责、对职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医护人员们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强大,中大医院急诊科才会在一次又一次挑战中稳步前进。

直至夜深,这一个夜班才终于结束,我们回到值班室时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调整姿势,只是向后一倒便沉沉睡去。睡梦中,我好像听到了救护车的鸣笛声,然后疲惫地向停放抢救车的地方伸手,却抓了个空,回头一看,是“新入伍”的战士们,他们在效仿前辈们,白衣为铠,智勇冲锋。

(编辑    黄奕言)

上一篇: 肚脐里的“泥”能抠吗
下一篇: 环球资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