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身体的这块“板”

作者: 陈疾忤

专家介绍

护好身体的这块“板”0

陈疾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肩关节委员会、髋关节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髋关节运动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肩肘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上以关节镜微创外科为重点,具有丰富的运动损伤治疗经验,擅长肩、肘、髋、膝、踝等运动损伤的关节镜下常规和复杂性重建手术。

护好身体的这块“板”1

在我们膝关节的位置,有一块并不起眼的“板”,它就是半月板。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汽车还是自行车,都要有完好的减震系统才更结实耐用。半月板就好似人体的“减震器”,能够避免膝关节处两块刚硬的骨头直接碰撞在一起。

半月板作为一种软骨组织,其硬度自然无法与其他骨头相比,因此很容易磨损,且损伤后无法自行修复和再生。大多数人对半月板损伤的恐惧,是因为缺乏对半月板的认知。正确且及时地处理半月板损伤,能有效避免后续病情的进展,恢复到伤前的运动状态。

护好身体的这块“板”2

〇 人体自带的“避震板”

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的合称,它是膝关节内一对具有缓冲减震、维持关节稳定的“垫片”,因其富含具有弹性的胶原蛋白,而具有保护关节表面软骨的作用。

半月板对保护膝关节健康有重要作用:①增加关节的吻合度,提高关节稳定性;②半月板主要成分为纤维软骨,负重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缓冲骨头间的直接碰撞;③润滑膝关节、为关节软骨提供营养;④半月板上有很多本体感受器,可以在膝关节运动中给大脑不停反馈运动参数,如运动速度、活动角度等,以保证运动高效进行。

〇 容易损伤的半月板

半月板损伤青睐的对象不仅是职业运动员和喜爱激烈运动的年轻人,在老年人中也十分常见的。半月板损伤主要包括2种:一是半月板撕裂性损伤,多见于年轻人;另一个是老年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慢性磨损。前者由于急性扭转所致,后者多因胶原流失、弹性下降而起。

急性损伤多发生于热爱运动的年轻人:患者通常有明显的外伤史,在足球、篮球、滑雪等运动项目中多见。膝关节屈曲位时发生急性扭转(如变向、冲刺中被绊倒)或快速的膝伸直(如大力踢球踢空、小腿前方暴力),可能发生半月板的撕裂,而后者往往伴随有前交叉韧带损伤。

慢性损伤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中的胶原如同皮肤胶原一样流失,弹性逐渐下降,半月板变得脆弱,日常生活中上下楼梯、蹲厕等造成半月板受压的动作,都可能会造成半月板撕裂。

〇 五个特点,发现半月板损伤

很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都说自己平时没有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生活、运动都未受影响。但时间一长,半月板撕裂的典型症状便卷土重来。

疼:在蹲起、上下楼梯等膝关节受力大的情况下,半月板受到挤压、牵扯,可导致疼痛。有些患者日常走路不疼,但无法代表半月板没问题。

肿:肿胀常导致屈伸活动受限,多数急性期过后积液可自行消退。

卡:膝关节常常出现“卡住”不能动的情况。

响:膝关节出现明显弹响。

软:常常出现腿软的症状,有关节不稳或滑脱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大腿、小腿肌肉萎缩。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没有明显的外伤史,膝关节出现持续加重的“疼、肿、卡、响、软”,应及时到运动医学科就诊。盲目地拖延不但会加重半月板的损伤,还会造成局部软骨的损伤,最终导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过早发生。

〇 半月板损伤后,怎么办

当膝关节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判断处于半月板撕裂的急性期,我们可以这样做:

1.通过冰敷、踝泵运动、抬高患肢等方法缓解疼痛、减轻肿胀。

2.佩戴膝关节支具或护膝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

3.受伤后尽早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手法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半月板是缺乏血液供应的纤维软骨,血液供应少代表着不容易愈合。因此,绝大多数的半月板撕裂不能自行愈合。只有极少数半月板边缘撕裂的患者,可以在科学合理的固定制动、康复训练指导下,有概率自行愈合。保守治疗方法有固定制动和肌肉康复锻炼。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药膏、理疗方法能从根本上治愈半月板损伤,患者在面对保健品推销时,须提高警惕。

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是否需要手术,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手法检查结果、核磁共振影像3方面做出决定。青壮年或是运动需求大的患者,只要有半月板撕裂,都应及时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有明显“疼、肿、卡、响、软”等症状的中老年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关节镜下修复半月板,手术切口小,几乎不留疤,且恢复速度快,能有效避免半月板损伤范围的扩大。

(编辑    姚宇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