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

作者: 大山深处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中部,森林覆盖率高达 83.43% ,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水系发源于此,滋养着全岛 40% 的饮用水源,被誉为“海南水塔”。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茶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而茶业的兴起也反过来对白沙县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0
(杨巍摄)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1
美女峰下的茶园小镇,陨坑里的茶园(杨巍摄)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2
茶厂工人正给新采摘的茶青进行摊晾(杨巍摄)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3

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好地保持水土。

白沙县的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陨石坑周边的牙叉镇、元门乡和细水乡等地。这些区域的茶园,如同一片片绿色的屏障,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多重保护作用。

从保持水土的角度来看,茶树的根系发达,能够牢牢地固定土壤,有效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在雨季,充沛的降水容易导致山区土壤松动,而茶园的存在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网,使得土壤得以稳固,保障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五里路有机茶园为例,其位于距离陨石坑撞击点2.5公里处,茶园内遍布火烧熔岩石块,在茶树根系的作用下,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即使在暴雨天气,也能很

茶园在净化空气方面也功不可没。茶树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同一个个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据研究,茶园每年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相当数量的氧气,有效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同时,茶园还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减少雾霾等空气污染现象的发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

此外,茶园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茶树与周边的植被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在白沙的茶园中,常常能看到各种鸟类穿梭其中,捕食害虫,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一些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也以茶园为家,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茶业已成为白沙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犹如一台强劲的金色引擎,带动着当地经济的腾飞。

近年来,白沙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通过“茶企业 +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茶叶种植。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13万亩,年产值近1.3亿元。白沙农场和细水乡、元门乡、牙叉镇等乡镇的绿茶规模化种植,辐射带动了4500多户农民,为他们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一户人家若承包5亩茶园,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到4万元,年景好时,最高可达七八方元。茶叶种植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直接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茶叶采摘季节,大量的临时工被雇用,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茶叶加工环节则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促进了工业的发展。白沙还建立了一体化的茶产品加工中心,配备了尖端的分拣、烘干、包装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超过3000吨,实现了从农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转变。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壮大,白沙积极拓展市场,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的“陨坑茶”产品获得了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有机食品和国际雨林联盟认证,并在“中茶杯”“中绿杯”“华茗杯”等权威比赛中荣获特别金奖,畅销国内外市场。2024年,白沙茶叶远销海外,总量近9吨、总价值29.5万美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4
白沙绿茶嫩绿明亮的茶汤(杨巍 摄)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5
白沙茶业携手兄弟企业“母山咖啡”开发的新茶饮(杨巍摄)

生态文化的传承纽带

白沙县的茶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产业,更是生态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在白沙县的热带雨林中,古茶树与多种珍稀动植物混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累计登记在册15万株野生大叶茶,面积达到1754亩。这些野生茶树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更是黎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茶树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他们懂得如何采摘、制作茶叶,将茶叶用于日常饮用和祭祀等活动,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习俗代代相传。

白沙县积极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表演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沙的茶文化。五里路有机茶园建立了集餐饮、民宿、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农庄,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身参与茶叶采摘、制作过程,感受茶文化的魅力。白沙县还建立了茶树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来自鹦哥岭、五指山、黎母山等地的海南大叶种19份,引入省外品种132份,种质资源多样性居海南省领先水平。这不仅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生态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沙茶业:这“叶”风景独好,生态价值拉满6
(杨巍摄)

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

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白沙茶业为当地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白沙县的茶叶种植坚持生态有机理念,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通过人工除草、物理驱虫等绿色种植方式,确保茶叶的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和五里路有机茶园等,都采用“放养”式种植,减少化学手段干预,通过引进蚯蚓养殖循环农业技术等打造生态循环农业。这种绿色发展模式,不仅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环保食品的需求,也为白沙

县的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

白沙县还积极探索茶产业与碳经济的结合,开展茶叶碳标签试点。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正式发布,通过对茶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进行评估分析,体现了茶叶的碳汇价值。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当地产业向低碳、绿色方向发展。

白沙县的茶业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创新发展,它将继续为白沙县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价值,让这片绿水青山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had202506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