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金叶”薄沙茶
作者: 杨巍
我们几乎是跟台风一起“登陆”海南的。
位于岛屿中西部的白沙县,雨下得很温柔。雨脚刚收,丰沛的水汽就从繁密的雨林中轻轻升起,像薄纱一样,缠绕披拂在群山之间。
一路“穿云破雾”进入县城,随处可见槟榔、香蕉,加上当地富有黎族风情的建筑,使人恍然间有种身在某个东南亚小城的错觉。
一家颇为气派的茶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薄沙茶”。顿时,脑海中有了画面感:临水茶园,水清沙细,薄雾轻笼,宛若画卷。
薄沙茶,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旗下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打造的茶业品牌。它创立于2017年,却是根植于古老的陨坑雨林,并与“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海南农垦精神一脉相承。
既成熟又年轻的它,朝气蓬勃,“点茶成金”,将一枚枚芳香的雨林大叶茶变成了致富的“金叶”。
01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24年6月,在第十二届“中绿杯”名优绿茶产品与包装调查推选活动上,“薄沙茶”的两个产品从全国近600个绿茶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名优绿茶产品”称号。
绿茶作为中国产量最大、产区覆盖全国茶区的茶类,品种数不胜数。“薄沙茶”的“金榜题名”,凭借的是硬实力。
“比如,我们获得‘四星’产品的‘薄沙天芽’,用的是早春肥壮的嫩芽,内合物含量丰富,香气清新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层次丰富,回甘快。”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国文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从茶园到茶杯,陨石坑茶业都将品质奉为“生命线”,采摘、制作、包装、储运等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进行严控,确保每一片茶叶的高品质。
茶园是茶叶品质的源头。薄沙茶皆产自约70万年前形成的天然陨石坑茶园。方圆3.7公里范围内的土壤中富含养分,有些元素是其他地方茶园所没有的,郁郁苍苍的热带雨林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天然陨石坑,还有雨林,是天赐白沙的‘宝’,是不可复制的‘金山银山’。所以,从茶园管理开始,就要在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一贯到底。”
李国文介绍,茶园里,除草、杀虫、施肥、修剪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有机茶标准化管理,咬定“青山”不放松。“比如,茶园里铺设地膜,能抑制杂草生长,并涵养水分。施肥上,用牛、羊粪等有机肥。(这些做法)尽管成本较高,但茶叶品质有保证,消费者自然会用实际行动来投票。”
2023年4月,薄沙牌“白沙绿茶”碳标签正式发布,陨石坑茶业也因此被授予“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1千克‘薄沙牌’白沙绿茶全生命周期排放-9.2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负数表示吸收二氧化碳。顾客通过这个标签,就能清楚地了解我们的茶在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程度。”李国文解释道。
02 为“品质茗茶”奋斗
偌大的车间,敞亮通透,干净整洁。一台台高大锃亮的制茶机器设备,相连组配,加上管道、白墙、金属构成的黑白灰三色,厚重而硬朗。
由于雨天没有采茶制茶,透过玻璃,还是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现代感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座2019年底竣工、集观光旅游一体化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制茶工艺,加速“薄沙茶”朝标准化迈进的步伐。
“一泡标准的‘薄沙绿茶’,鲜叶原料必须采一芽两叶,进入我们这条生产线后,萎凋、杀青、揉捻、解块、炒干整形、包装,每个环节均为自动化,各项参数也是精准把控。”陨石坑茶业厂长李大强说。
然而,光靠先进的“硬件”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设备背后的“软件”——“特种兵”式的专业团队。“茶叶加工组可是我们的‘王牌队伍’啊!”说起厂里的人才队伍,李大强从不吝啬自己的夸赞。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六人团队,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实践中,潜心钻研琢磨茶叶加工技术,形成了一套科学、稳定的技术参数,为产制品质优异、统一、稳定的茶叶提供保障。
这支年轻的队伍,堪称薄沙茶最强“工匠天团”。他们秉承“工匠精神”,劲往一处使,为“品质茗茶”而奋斗。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除保质保量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外,还多次在省、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团队研制生产的薄沙茶系列产品,一上市就硬核“圈粉”,并在国内外多个茶叶赛事中频频获奖。另外,加工组研发的茶叶生产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2项。
2023年,加工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成为当年白沙唯一上榜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的企业研发团队。而他们日常作业的生产线,也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茶所”)授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茶叶精制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示范基地。
公司还先后与福建正山堂茶业、“中茶所”合作,定期选派专业的博士团队下到车间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公司也派青年职工“走出去”,到湖南农大茶学系开展研学,拓眼界,学技术,更好地为“薄沙茶”的提质增效服务。
03 走深走实致富路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毛纳村考察时强调:“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当前,海南省把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促进茶叶增效、茶农增收。
作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白沙农场集团充分利用陨石坑周边宜茶土地,与周边牙叉、细水、元门三个乡镇农民合作建立了1500亩生态茶园,并签订了种植合同,执行“订单式”采购方案,以每公斤茶青7元的保底价进行统一收购。自2018年迎来首轮采摘收成以来,公司均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合作农户的茶青,着实为茶农的“腰包”着想。
在公司的带领下,300多户农户(其中127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吃上了“茶叶饭”,走上茶业增收致富发展道路。
去年,集团还与南开乡人民政府签订了海南野生大叶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投入资金重点扶持南开乡发展野生大叶茶,免费为乡里茶农提供茶树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及资金,让更多的农户从茶产业中分享更多的红利。
目前,公司拥有茶园面积3069.06亩(含自主种植茶园面积1569.06亩),年生产干毛茶20吨以上,实现产值600万元。李国文表示,预计到2025年,自主茶园将达到5000亩,带动周边乡镇农民种植茶园3000亩,全面开采后产值将有望突破1亿元。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集团将继续围绕“稳胶扩茶”主线,种好、经营好、发展好茶树、橡胶树这“两棵树”。加强“三茶”统筹,充分利用白沙团体标准与“碳标签”价值,强化品牌塑造、品质提升、产品研发,深入挖掘品牌价值,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进一步走深走实走茶业致富路,把来自陨坑雨林的“薄沙茶”真正变成致富的“黄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