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糕点生产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宣文芳 戴照琪 杨希蕊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高职食品专业课程不再仅仅聚焦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食品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食品专业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食品伦理等方面的认识,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糕点生产技术作为食品加工技术的专业课,在传授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更好地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糕点生产技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课程,同样需要融入思政元素,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提升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2.1 增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在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认识到作为食品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1.2.2 培养工匠精神

糕点生产技术是一门需要精细操作和高度专注的技艺。在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精湛技艺,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3 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1.3.1 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糕点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1.3.2 鼓励创新

同时,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导,鼓励学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更符合现代人口味和需求的糕点产品,推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1 提升综合素质

将思政元素融入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通过团队合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 增强爱国情怀

在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糕点生产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

2.1 家国情怀的融入

2.1.1 月饼制作与中秋文化

在月饼制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月饼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体会月饼作为中秋节传统食品的象征意义。通过亲手制作月饼,不仅让学生掌握月饼的制作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家国情怀。如在月饼制作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月饼生产企业,了解月饼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点。同时,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教学,讲述月饼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变迁。学生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制作技巧,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2.1.2 传统糕点与现代创意

鼓励学生结合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设计并制作具有创新元素的传统糕点。如将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等传统食品与现代创意相结合,设计出既符合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糕点产品。如:让学生们将传统的饺子形状与现代甜品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一款形似饺子的巧克力慕斯蛋糕;传统的月饼与冰淇淋相结合,制作出外酥内滑的“月饼冰淇淋”;将传统的红豆馅与现代流行的芝士相结合,并搭配绿茶面皮,打造出一款口感丰富、层次分明的创新点心。

2.1.3 糕点文化展览

组织糕点文化展览与交流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糕点爱好者共同参与。通过展览展示中国传统糕点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如: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组织一场名为“糕点文化之旅”的展览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制作技能,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2.2 工匠精神的融入

2.2.1 大师工作室与技艺传承

建立大师工作室制度,邀请糕点制作领域的知名大师进校授课和指导。通过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技艺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如与本地柒技糕点企业合作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制度。每学期邀请一位糕点制作大师进校授课一周时间,通过现场演示和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传授技艺和经验。

2.2.2 技能竞赛与追求卓越

组织学生参加省级糕点制作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在每年全国高职院校西点技能竞赛中,学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表现都获得了优异成绩。备赛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但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最终赢得了比赛。

2.2.3 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

鼓励学生在学习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引入新原料、新工艺等方式提升糕点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如结合本院特色,在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引入了茶叶、食用菌等新原料。学生们在掌握传统糕点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尝试使用这种新材料进行创作和创新。

2.3 职业道德的融入

2.3.1 食品安全与法律法规

在糕点生产技术教学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严重后果。如2022年2月24日,天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茶山动感黑白烘焙店进行检查,发现其在网络外卖平台销售的一款名为“8英寸女神王冠3生日蛋糕”中添加了金箔原料。

2.3.2 诚信经营与品牌建设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和意识。通过介绍国内外知名糕点品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经营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如:在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组织了一次模拟营销活动。学生们分组成立品牌团队设计并推出自己的糕点产品并进行营销推广。

2.3.3 职业道德与职业规划

结合糕点行业的职业发展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进行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如:在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中特别邀请了在糕点行业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校友进行分享和交流。

2.4 环保意识的融入

2.4.1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在糕点生产技术教学中加强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宣传。通过介绍环保材料、节能减排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在糕点生产技术实践课程中引入了一种新型可降解包装材料用于糕点产品的包装。

2.4.2 环保宣传与教育普及

结合环保主题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通过制作环保宣传海报、发放环保手册等方式向师生和社会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在世界环境日期间糕点生产技术课程组织了一次以“绿色糕点·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学生们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环保主题糕点产品并在校园内进行展示和销售。同时他们还制作了精美的环保宣传海报和手册向师生们普及环保知识并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糕点生产技术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其实施过程可以细化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以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课前:教师首先需充分准备,深入挖掘糕点生产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工匠精神、食品安全意识、传统文化传承等。通过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并了解糕点制作的历史渊源、经典糕点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及现代糕点工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教师还需借助学习通发布教学大纲、教学视频及预习资料,明确课程目标与思政要点,鼓励学生思考糕点生产与社会责任、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糕点生产技术的讲解中。通过介绍糕点大师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理解专注与坚持对于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在讲解糕点原料选择与加工过程中,强调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同时,结合我国丰富的糕点文化,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糕点的艺术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实践操作环节,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糕点制作任务,培养其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后:教师布置拓展性作业,如要求学生调研当地特色糕点品牌,分析其成功因素,并思考如何在传统糕点制作中融入现代科技与创新理念。通过撰写报告或制作PPT进行汇报,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深化对糕点生产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教师还利用学习通与学生保持沟通,解答疑惑,收集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糕点制作比赛或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学技能回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传递正能量。通过这一系列课后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糕点生产技术的掌握,更在实践中深化了思政教育效果。

4.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

4.1 教学效果评估

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作品展示以及期末考试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认知和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

4.2 学生反馈意见

学生反馈意见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将思政元素融入糕点生产技术课程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学生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增加更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糕点作品案例、加强实践操作环节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等。这些反馈意见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结

将课程思政融入糕点生产技术课程是响应国家立德树人号召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职业道德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烘焙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2024年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SHK2024044);2023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JK202307)。

作者简介

宣文芳(1994-),男,江苏句容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