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路径
作者: 李伟饮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饮食文化中可以提炼出高校思政教育所需要的思政元素,加入这些思政元素能够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能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原则及遵循原则,实施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本文主要围绕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提炼与应用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意义
文化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有差异,结合饮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向学生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1 丰富思政教育
饮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优化思政教学结果,同时也可以深入探讨饮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现实价值以及发展意义。总的来说,饮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也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思政教育难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结合饮食文化的思政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饮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会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且融入饮食文化,也能拓宽高校思政教育资源。此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元素,这些思政元素能够带来一定的育人价值,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出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就能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素材,拓宽思政教育的内容,丰富思政教育,实现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例如,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典故从文化角度看就具备育人价值,如用餐礼仪、茶文化就蕴含着尊敬长辈等思想内涵。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饮文化和食文化就存在着不同的思政内涵,在饮食文化中蕴含着淡泊名利的思想观念,具备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在食文化中,蕴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内涵也更加深广,充分地展现了我国人民对饮食文化的探索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民兼容并包的饮食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文化归属感。
1.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为中华饮食文化的覆盖面广,内涵深远,同时还具备相应的育人价值,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合饮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饮食文化内容,受到饮食文化的影响,得到饮食文化精神的熏陶。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倡导大家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成果,这能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品德,提高素质修养。而且中华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与饮食文化紧密相连的餐桌礼仪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高质量发展,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此外,饮食文化中强调的养生概念还能引导学生增强体魄、健康成长。
1.3 传承中华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饮食文化中能够体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观念和文化内涵,将这些内容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保持饮食文化的活跃性,发挥出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传播的背景下,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有必要性,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及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也可以使饮食文化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尤其是饮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饮食文化切入思政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饮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对饮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且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的三观建立及道德修养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民族复兴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饮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学创新改革。
2.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原则
2.1 以学生为主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通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饮食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饮食文化的融入,应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围绕着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是将所有饮食文化都集中体现在思政教育内容中,而应有针对性地展示学生所需要的内容,对学生有利的内容。这也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要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素养,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2 创新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因为当前关于这方面的探索经验还不充分,其中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正因如此,在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入过程中应遵循创新发展的原则,以创新的视角看待问题。这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提炼出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再根据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将这些思政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这些元素。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资源库,将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材,从多感官多角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2.3 立德树人
思政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思政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立德树人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的体现。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立德树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和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中也不例外。立德树人的原则应得到具体体现,要以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素养为根本,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对此也对饮食文化中思政元素的提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思政元素作出科学筛选,有选择性地将具备正面影响力的思政元素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发挥出饮食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育人价值,而不影响思政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避免错误的思政元素的选择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在选择思政元素时要严格依据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并且找到饮食文化中与思政教育高度契合的内容融入其中,继而才能实现饮食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3.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路径
3.1 做好顶层设计
想要实现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就必须做好思政教育的底层设计。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从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出发,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加强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及思政教育渠道的认识,选择合适的饮食文化,提炼出其中的思政元素,促进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其次,顶层设计要求高校开展与饮食文化和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相关的课题研究,发挥出全体教职工的能力,探索融合创新的路径,并为创新课程做好内容设计。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应创新与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将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的提炼也体现在思政教育体系中,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思政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再根据评价的结果调整思政教育中的内容,进一步加深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
3.2 扩充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搜索和整合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及相关素材与资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内容整合为图文或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取吸收。而在此之前,高校应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思政教育队伍,打造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的思政教育团队,探讨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合创新。此外,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搜索、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和收集饮食文化素材,再从饮食文化素材中提炼出有用的思政元素。在饮食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富有育人价值的历史典故,还能进一步体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特征,这些内容在教学中的展示应用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迸发对学习思政内容的热情。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这些内容编撰为教辅资料,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通过教辅资料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饮食文化的魅力,并利用饮食文化的育人价值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3 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通过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学生普遍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带领学生体验饮食文化,并从中体悟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内涵。这样不但能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的开展,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例如,高校可以组织饮食文化海报竞选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海报比赛,制作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海报,学生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需要搜寻相关的饮食文化资料,这样不但能加强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时还能深刻地体会到饮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由此可见,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3.4 创建融合环境
想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创新,就必须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因为当前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教学模式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时代的变化会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改革,教学模式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是被动式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被动学习,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过去的思政教育更加注重文本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体现,但是单纯的文字展示没有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大,不能全面诠释出思政教育内容,并展现出饮食文化的风采,因此也不利于饮食文化的传播,会加大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也就难以使学生受到饮食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应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展现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增强课堂趣味性,通过引用饮食文化典故,又或是讲述美食技巧等方式,创建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学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正面临着改革与创新,而提炼出饮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可以有效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因此融合饮食文化与思政教育成了当前的主要课题。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与饮食息息相关,饮食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特有的文化和思想观念,这些文化及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有利于饮食文化的弘扬及思政教育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