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可选择性成分分析

作者: 周靖怡 林影虹 杜玉杰 罗威

基于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可选择性成分分析0

1.研究背景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食物,营养丰富。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母亲由于工作或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因此,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为部分婴幼儿的主要营养来源。《中国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6个月内的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9.2%,相较世界平均水平(43%)低,因此,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标准的制订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逐渐完善相关法规与标准,并加大对奶粉行业的执法监管力度,国产奶粉质量安全整体提高。关于国产配方奶粉的正面报道和宣传越来越多,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信心也逐渐增加,国产奶粉行业开始回暖。如今国人对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现状明显趋好。

与2010版相比较,新国标将原来的6-12月龄婴儿和1岁以上幼儿段共用的标准拆分为两个独立的标准,严格规定了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及上下限值,同时,关于可选择性成分的规定也更加细致,这将有利于优化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环境,改善消费体验。

基于此,本研究调查了目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中声明的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量并与新国标要求进行比较。同时,将不同年龄段的可选择性成分按品牌进行分组(国内或国外),比较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可选择性成分含量上的差异。

2.研究过程

2.1 研究方法

通过现场记录和查询产品官方网站的方式,收集各段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数据,将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量与新国标要求进行比较;将不同年龄段的可选择性成分按品牌进行分组(国内或国外),进行国内外两组间可选择性成分含量的t检验分析。

2.2 数据处理

将收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中的可选择性成分含量数据,以平均数±方差(X±△b)表示,用SPSS26.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 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率

通过市场调查,共收集60例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数据,包括12种可选择性成分。本次调研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数据收集时间为新国标正式实施的第一个月。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率,并与新国标规定的限制进行对比。结果见表1-表3。

由表1可知,在一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最多的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在19种被调查产品全部添加了这两种成分;其次是牛磺酸、左旋肉碱、低聚半乳糖和核苷酸,占产品总数的84%;添加最少的为多聚果糖,只有两种产品中添加。

由表2可知,共收集了21个二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数据,其中添加率最高的是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95%);添加较多的是核苷酸、硒、牛磺酸、低聚半乳糖、胆碱、肌醇、锰和左旋肉碱,添加比例在50%至80%。乳铁蛋白仅有7种产品中添加。

由表3可知,收集到的20个三段婴幼儿配方奶粉数据显示,添加最多的成分是二十二碳六烯酸(95%);胆碱、锰、牛磺酸、二十碳四烯酸、低聚半乳糖和硒等成分的添加比例在75%左右,添加较少的为乳铁蛋白和左旋肉碱,分别占比45%和35%。

3.2 进口/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可选择性成分的差异

将收集的1段、2段和3段的可选择性成分数据分为进口组和国产组,进行SPSS的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4-表6。

由表4-表6可知,国产品牌一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其胆碱含量显著低于国外品牌,而核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国外品牌(P<0.05)。国产品牌二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胆碱和左旋肉碱显著低于国外品牌,而核苷酸则显著高于国外品牌(P<0.05)。国产品牌三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硒含量显著低于国外品牌,而核苷酸含量则显著高于国外品牌(P<0.05)。

4.讨论与展望

4.1 讨论

本次调查涵盖的60例样品标签中的12种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量均符合新国标的相关要求。调查的60例样品中,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率为100%,由此可见,我国市售的配方奶粉产品中都添加了不同比例的多种可选择性成分。这反映了目前市场上已注册的婴幼儿奶粉配方的多样性,可以为不同时期婴幼儿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部分营养成分,如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在各段配方奶粉的添加率普遍较高,而乳铁蛋白、多聚果糖等成分的添加率则比较低。在调查的多数婴幼儿配方奶粉标签中,由于所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的含量单位表示为(%总脂肪酸),不能进行(/100kJ)的单位换算,因此在不同品牌不同系列产品中的添加量进行比较,发现各品牌间差异较大,但是都符合新国标GB 10765-2021和GB 10766-2021中强调的“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至少要添加相同量的二十碳四烯酸”这一项规定。这些充分说明了经过两年的缓冲期,新国标相关规定已经严格落实,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及时做出了调整和优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精准的产品。

通过比较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同时段在可选择性成分含量的异同可知,国内外品牌奶粉在部分可选择性成分上存在差异,且一、二、三段配方奶粉中的核苷酸含量高于国外品牌。随着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品牌奶粉质量与国外差距日渐缩小,不日或将高于国外。

4.2 展望

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同时,各界媒体需要发挥主体作用,营造有利于国产配方奶粉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国产奶粉的正面宣传,帮助提高国内奶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我国奶粉品牌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周靖怡(1992.04-),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技术。

林影虹(1991.06-),女,广东徐闻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烹饪与营养教育。

杜玉杰(1982.06-),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技术教学和科研。

*通讯作者

罗威(1978.11-),男,河南正阳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与功能性食品开发。

上一篇: 餐饮科学中的光盘秘诀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