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李玲伊 李明 张阳 徐芬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基础知识、食物营养价值及其评价、人群营养及健康管理、社区营养等内容。通过线下面授和线上共享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任务式”教学相结合、借助信息化手段辅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及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夯实食品营养与卫生学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学科前沿知识方法,构建“思想塑造、知识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性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理论深度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其开展食物营养价值评价、营养食品开发、人群营养咨询、膳食调配、卫生管理及监督等工作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本体的德育元素和资源,结合遵循课程智育教学规律,并对其加以开发应用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作为食品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强化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全方位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从事食品营养研究与评价、食品卫生与健康、食品安全监管和品质控制的食品工业专业人才,引导学生增强食品工业发展与我国整体形势共生的意识。
1.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1.1 思想引领
将国家对人民营养健康的重视、食品卫生的决策、管理理念及要求等内容适宜地融入教学课件、教案及线上共享文档中。以课程知识点为载体,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课后练习等途径,培养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厚植行业情怀与家国情怀,力争培养学生成为高素养、大格局、有情怀、强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1.2 能力培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研究内容及方法,并学会追踪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的方法,优化更新国内外最新理论及技术研究成果。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食品工业中的复杂事件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
1.3 知识传授
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的基础知识、食品营养价值特点、变化规律及其评价方法、人群营养与膳食健康、社区营养、食品卫生及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结合实际开展如食物营养价值评价、营养食品开发、人群营养咨询和膳食调配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尊知敬业精神。
2.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融入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知识点丰富,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至课程章节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思政教学设计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3.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以“维生素”教学为例
维生素章节课程共计4学时,通过课前调研、课堂讲授、“对分课堂”、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按照授课逻辑,将思政理念融入“维生素历史背景”“维生素与疾病防治”和“维生素补充剂与健康收益”等知识点中,本次思政教学的实施过程如表2所示。
4.思政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思政元素十分感兴趣,可积极参与至课前调研、分组讨论、课堂展示和课后总结中,思政案例不仅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念,还锻炼了自主学习、分析研判、辩证思维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4.1 科学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对于课程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讲解仍需深研,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难易结合、重点突出,避免流水账式输出,同时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适当取舍,及时更新具有指导性、创新性、参考性和较好实践价值的教学内容。此外,应立足学科,不断深化对课程历史逻辑、知识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理解与研究,在遵循课程原本逻辑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引导、人文情怀和基本原理的衔接对应。
4.2 优化思政案例教学时间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堂时间分配不恰当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思政案例碎片化、零散化、“对分课堂”时长把握度不够、分组讨论偶尔影响专业知识深入讲解等问题。课程中部分章节涉及的形式较为丰富,如何适宜切入思政案例、调控案例展开时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针对专业知识授课逻辑和对应的思政理念,合理安排授课进度,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4.3 提升思政课的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
思政教学不应满足于讲故事、找案例、放视频,应以学术做支撑,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讲出深度、逻辑和思想。思政教师可以围绕专业问题、现实问题、学术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提出具有解释力和原创性的阐释体系,以与之互动交流的方式表达新观点、新见解,给学生以启迪和点拨。
小结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作为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包含多学科基础和前沿知识,且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新时代背景下,新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教师应严以律己,成为政治强、思维新、视野广、情怀深、人格正的好教师,全面增强育人意识和能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至思政教育实践中,全方位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拓展思政实践平台,注重课程思政与营养科学、生产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