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理念下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
作者: 彭军炜“大思政”理念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局限于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本身,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所有课程教学,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近年来,教育部多次下发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文件,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思政教学资源挖掘尚不足、研究还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思政资源库是各种思想资源和素材的总和,深入整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更好地解决“用什么”来推进烹饪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意义
1.1 理论意义
1.1.1 有利于创新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方案
开发优质的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将极大地弥补烹饪教材中思政元素的短板和不足,专业教师拥有相对统一的资源基础,保证课程思政教学的一致性,实施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形成资源内容更丰富、针对性更强、启发效果更好的课程思政资源库。
1.1.2 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作用
深入挖掘烹饪专业课程中的蕴含的思政内涵,使烹饪学生更加坚定和自觉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度和文化自信。
1.2 实践意义
1.2.1 促使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形成合力
烹饪教师共享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促使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单兵作战”状态向“协同效应”转变。此外,可以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教师思政育人“赋能”。
1.2.2 促使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根据烹饪专业特点,促使烹饪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未来适岗能力。
2.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构建
根据烹饪专业特点,以色彩为标识将思政育人元素进行分类,即红色思政弘扬革命精神、古色思政滋养传统文化、绿色思政注入生态健康理念、本色教育彰显地方特色,白色教育强化厨师职业素养等五个方面内容,从中整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育人价值,形成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体架构。
2.1 “红色”思政资源
引申为红色政治教育,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持续讲好红色饮食文化故事,发挥烹饪专业红色饮食文化育人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国家涌现出许多感动人心的红色饮食故事。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红军战士食“红米饭”、喝“南瓜汤”来渡过艰难岁月;在长征时期,面对食物极度匮乏的现实环境,红军战士靠“吃野菜”、“嚼草根”维持生命,他们不畏艰难,爬雪山,过草地,最终赢得了长征胜利;在延安解放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带头垦荒种菜,自力更生……。烹饪专业教师善于提炼红色饮食文化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将“红军菜”、“革命餐”等红色饮食蕴含的精神价值传承下来,用好红色饮食故事来教育、启发学生作用。
2.2 “古色”思政资源
引申为传统历史文化,通过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将“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挖掘和梳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要以中国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其中既涵盖“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五味调和”“物无定味,适口者珍”等古代饮食哲学思想,还涉及名人饮食思想、烹饪文化、食俗文化、地方饮食文化、节日饮食文化、民族饮食文化、饮食养生文化和食材文化等。饮食文化还是传统节日、节气的一个重要标签,如冬至吃饺子、正月十五吃汤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清明节做蒿子粑粑、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尝月饼、腊八节喝腊八粥、起伏吃伏鸡、小暑吃鳝鱼、冬至炖羊肉等节日节气美食。烹饪专业将有代表性、影响力的饮食文化进行分层分类提炼,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文化育人效果。
2.3 “绿色”思政资源
指勤俭节约、健康生态理念,将“绿色健康”融入课程思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首先,在烹饪教学中要树牢节约意识,烹饪原料做到物尽其用,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念成为烹饪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另外,绿色健康理念要融入烹饪教学的全过程,严格绿色食材的采购关,禁止食用国家野生保护动物,规范食品添加剂食用要求,提倡绿色加工方式、绿色烹饪方式、绿色调味方式和绿色进餐方式,大力开发绿色营养餐,注重营养合理、膳食平衡,烹制健康菜肴。
2.4 “本色”思政资源
指彰显地方烹饪文化,将地方风味特色融入课程思政。“十里不同分,百里不同俗”,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不同,各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饮食习惯。中国的南北饮食差异显著,如上海、江苏人喜欢食甜,川菜非遗美食麻婆豆腐制作技艺、湘菜火宫殿八小吃制作技艺、淮扬菜富春汤包制作技艺等,烹饪专业通过引入非遗美食故事,挖掘非遗美食蕴含的地方饮食民俗文化、工匠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等,让学生更加了解和喜爱地方美食,融入地方饮食文化。
2.5 “白色”思政资源
指职业厨师服的白色,将厨师的“职业素养”融入思政课程。自身衣着穿戴的干净整齐,操作环节的干净卫生、安全意识是职业厨师的基本素养,将卫生安全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此外,加强团队精神、爱岗敬业、勤学苦练、主人翁精神、创新精神的培育,也是烹饪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3.烹饪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具体路径
根据学生课堂教学、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拓展三个层面,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素材库、示范和案例库、拓展库,最后通过以教促建、以赛促建、以研促建具体3个持续优化,确保思政教学资源库注入源头活水。
3.1 开展烹饪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调研分析
3.1.1 研究调研对象内容
面向烹饪专业教师、学生和学院合作的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等三类群体开展问卷调查,本区域师生比例占多数;以五色思政育人内容为框架,对烹饪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必要性、存在问题、思政元素、教学方法、资源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意见收集与分析。
3.1.2 整体布局分步推进
以整体布局和重点突破方法进行推进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一是将烹饪专业思政育人理念与培养目标融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二是优先选取烹饪实训课程和饮食文化课程为载体,从课程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方面完善教学大纲。将思政元素作为知识内容融入课程章节,增强课程思政的使用性。
3.2 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进行分类开发
以五色标识将思政育人元素进行分类,遵循烹饪实训课程和饮食文化理论课程的教学特点,从学生课堂教学、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拓展三个层面,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分类整理开发,三者结合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助力的思政资源建设架构。
3.2.1 基于学生课堂教学开发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库
以课程思政教学素材建设为主体,以烹饪专业名人名菜、名店、食俗、饮食故事、思政文献等方面进行精挑细选,具体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一是“线上”方式,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与烹饪专业课堂向适应的思政素材,整理形成微课件、教案、微课、微视频等线上教学资源;二是“线下”方式,利用好烹饪专业实训室、教室文化墙、实训走廊、宣传栏等场地,有效开展烹饪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宣传,校园内形成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
3.2.2 基于教师能力提升开发课程思政示范案例库
以课程思政示范和案例为辅助,烹饪专业教师传统教学中侧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在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可以通过思政案例库、示范课堂课作品评选等教研教改活动,通过共建共享形式,造一批有温度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一批在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可推广应用的典型案例案例,促进烹饪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得到不断提升。
3.2.3 基于学生知识拓展开发课程思政拓展资源库
以课程思政拓展资源为补充。一方面根据专业学生课前、课后预习巩固需要,有助于开拓学生专业思政视野;另一方面,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行业动态等思政素材进行补充与提炼,确保烹饪专业课程思政的时效性。例如,食品安全事件备受社会关注,烹饪专业教师可以利用社会热点,根据专业课程思政育人需要,及时归纳补充专业课程思政素材,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强思政育人的鲜活力与感染力。
3.3 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持续优化路径
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持续性工作,工作量庞大而细致,要与时俱进,通过以教促建、以赛促建、以研促建具体3个优化举措不断完善、更新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3.1 以教促建夯实课程思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关键在教师,课堂教学具有日日教日日新的特点,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注重日常教学,广泛听取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首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素材资源质量,即资源呈现形式、素材和资源使用的便利性、吸引力,以增强思政资源的呈现效果和育人效果,促使思政素材真正深入人心。其次,从制度方面入手,鼓励思政专业教师和烹饪专业教师结对开展“传帮带”,依据专业课程内容,采取集体备课形成统一课件,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3.3.2 以赛促建打造课程思政品牌
积极鼓励烹饪专业教师参加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竞赛等活动,烹饪专业教师可以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在教学实施中将巧妙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健康饮食理念和地方特色文化教育,通过参赛作品的精心打磨,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结合,突出价值引领,深化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着力打造专业课程思政品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影响力。
3.3.3 以研促建形成课程思政特色
将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与烹饪专业内涵建设进行融合,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及资源应用成效、促进资源库创新性及可持续性发展,注重烹饪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研能力培养,要利用课程思政专家讲座、典型经验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烹饪专业课程思政领域论文、课题项目、教材编写等教研活动,对形成“课程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形成专业自身特色。
基金项目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年度立项课题“职业院校烹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彭军炜(1989-),男,湖北赤壁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湘菜技艺及湖湘饮食文化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