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饮食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 李雪婷

地方饮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关键部分,展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食习惯与人文风情。为了促进地方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让更多国外人士体验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翻译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进行准确合理的翻译,确保原文意义的正确传递,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对中国地方饮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本文将深入分析和探讨地方饮食的英语翻译工作,目的是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1.地方饮食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提升国家软文化实力水平,英文翻译人员需要履行好自身的义务和使命,积极主动加强对各类文化的英语翻译传播工作。在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会形成各自特点鲜明的饮食文化。通过做好地方饮食文化英语翻译工作,能够助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吸引更多国外受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物产丰富、各地风俗习惯各异,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地方饮食所选用的食物加工原料有着广泛性特征,食物烹饪加工方式有着灵活性特征,菜肴小吃风味有着多样性特征。各地特色饮食可谓是异彩纷呈,倘若没有做好地方饮食英语翻译工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发展,容易让目标语读者对地方饮食文化产生错误的认知,降低他们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好感体验度。因此,每个英语翻译人员都需要树立起先进的翻译工作理念,结合地方饮食文化特点与目标语读者习惯,合理运用翻译策略展开正确翻译工作。

2.地方饮食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

在地方饮食英语翻译实践工作中,翻译人员需要科学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避实就虚原则。翻译人员在对我国地方饮食进行英译工作时,要了解到地方饮食除了具有表层含义,通常还会有着深层的联想意义。然而,由于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背景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效果。有鉴于此,翻译人员要根据饮食文化特色与内涵,科学采取避实就虚的翻译原则,灵活运用意译方式。比如,在对我国地方美食“百鸟归巢”进行英文翻译工作时,翻译人员要通过相关途径掌握了解该道地方特色菜肴的加工材料包括了猪肉、鸡腿、鹌鹑蛋等。该道菜肴名称中的“百鸟”指的是加工材料猪肉、鸡腿、鹌鹑蛋,“鸟巢”则指的是笋丝。此时,如果翻译人员按照字面实际意思进行直译,不仅难以保障译文与原文的高度符合,还会加大自身的翻译难度,无法让目标语读者正确掌握了解该道地方特色菜肴的相关重要信息。有鉴于此,翻译人员可以科学结合菜肴加工食材原料的名称,将其合理翻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让目标语读者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到该道菜肴的加工制作材料;第二;芟繁就简原则。在地方饮食英文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会遇到一些冗长复杂的菜肴名称,如果按照全文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不仅会增加翻译人员的工作任务量,还会影响到目标语读者轻松理解原文含义。有鉴于此,翻译人员需要遵循舍繁就简原则,合理删减省去原文中的繁杂内容,尽量以最为简明的方式去准确传达出原文关键信息内容。比如,当翻译人员在对地方特色菜肴“罐头碎牛肉”进行英文翻译时,对于“罐头”一词,翻译人员可以将其简单翻译为“corned”。该英语词汇在英文语言体系中指的是经过盐水卤制的、加工弄成细粒状的意思。基于这样的翻译方式,不仅能够让目标语读者轻松掌握理解该道中国地方特色菜肴的加工烹饪特色,还可以准确传达出其关键信息;第三,尊重文化差异原则。在地方饮食英文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要认识到该项工作不单单只是作为中英文之间的转换,更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传播。因此,翻译人员需要科学遵循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则,尊重目标语读者的国家背景文化。比如,当翻译人员在对“红烧狮子头”这道地方特色菜肴进行英文翻译时,需要科学依据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将其翻译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对于“宫保鸡丁”地方美食菜肴的翻译,则可以将其准确翻译为“Kung Pao Chicken”,接着对其进行相应的注释,介绍该菜品的来历、原料、烹饪方式、口味等,促使目标语读者更加了解我国的地方饮食。

3.地方饮食的英语翻译现状

3.1 饮食文化缺失

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能够体现出当地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习俗,也能够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比如,我国江南地区的精致菜肴就受到了古代文人骚客的影响,极为讲究色香味俱全。广东地区的居民爱吃清淡口味的菜肴小吃,这与他们当地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关。因此,我国地方饮食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特点,不同地区的特色菜肴不单单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其独特的地方饮食风味,还可以从中学习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各地区的经典美食菜肴命名工作上,部分命名者会根据菜肴的主要加工制作材料或者烹饪方式进行菜肴命名,部分命名者会根据菜肴的发源地进行菜肴命名,部分命名者则会根据菜肴出现的相关典故或者传说故事进行菜肴命名。由此可见,我国地方饮食文化中的菜肴命名方式是灵活多变的,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念。翻译人员在对这些地方菜肴名称展开英文翻译工作时,不能只是片面翻译传递出原文相关含义,还必须体现出原文深层次的饮食文化内涵,通过合理运用各种翻译方式,提高目标语读者对我国地方饮食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然而实际情况是,有的翻译人员为了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会选择在绝大多数英文翻译工作中单一采用直译方式,即根据原文字面意思进行英文直译,这样就容易造成地方饮食文化翻译传播过程的文化缺失现象,甚至是引发文化冲突情况。有鉴于此,本土翻译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翻译方式,确保能够真实还原体现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特色。比如,在对“太白鸭”这道家喻户晓的地方菜肴进行英文翻译工作时,有的翻译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从字面意思理解将其直接翻译为“too white duck”,这样的译文容易造成目标语读者的困惑,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出该道菜肴的背景文化特色。因此,翻译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该道菜肴名称的历史由来。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选择用肥鸭加上百年陈酿花雕、枸杞子、三七和调味料等蒸制后,献给皇帝唐玄宗,在品尝过后皇帝极为喜欢,并赐名这道菜为“太白鸭”,“太白鸭”便由此代代相传,成为我国四川的一款经典菜肴。故而,翻译人员可以采取音译方式将其翻译为“Tai bai duck”,并加以注释说明其背景文化。

3.2 全球文化冲击影响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的冲击会一定程度影响到我国本土文化的弘扬传播,会引发外来文化越位问题。比如,当翻译人员在对我国地方特色美食“麻婆豆腐”进行英文翻译时,为了方便目标语读者对该道地方美食名称的掌握理解,促使译文内容更加贴合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部分翻译人员会直接使用英文词汇“beancurd”进行翻译,然而实际情况是这样会导致无法准确反映出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与真实含义。有鉴于此,翻译人员需要注重还原体现我国地方饮食的文化特色,可以采用音译方式,使用中文拼音将其翻译为“Doufu”,这样能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提升软文化实力水平,让更多海外人士能够对我国传统地方饮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4.地方饮食的英语翻译策略

4.1 合理运用直译方式

在地方饮食英语翻译工作中,对于部分特色烹饪制作方法、地道食材等信息,翻译人员可以合理采用直译方式进行翻译,这样不仅能够向目标语读者充分展现出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促使他们正确了解地方饮食的烹饪制作方法和食材等信息,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地方饮食文化学习了解的兴趣,助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当翻译人员在对我国地方特色菜肴“梅菜扣肉”进行英文翻译时,首先要了解到该菜肴是作为一道由五花肉、梅菜等烹饪加工制作而成的汉族客家传统名菜,其名称直接点明了该道菜肴的主要加工材料。因此,翻译人员可以合理运用直译方式,将“梅菜扣肉”这道菜肴简单准确翻译为“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基于该种翻译方式,不仅能够让目标语读者直观清晰掌握了解到该道地方美食的核心烹饪加工材料,方便他们结合自身日常饮食习惯和爱好进行选择是否消费食用,还可以促进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促使国外民众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4.2 灵活运用音译方式

在地方饮食英文翻译中,翻译人员不能只是单一采用直译方式,还需结合译文内容情况,灵活运用音译方式,充分体现出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同时让地方饮食文化翻译传播内容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加深目标语读者对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记忆。比如,在对饺子、馄饨、油条、小笼包等地道小食进行英文翻译时,翻译人员无法在目标语体系中找寻到完全对应的替代词汇,为了还原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促使目标语读者切身感受到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翻译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运用音译方式,将这些地道美食音译为中文拼音内容“jiao zi”、“hun dun”、“you tiao”、“xiao long bao”。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目标语读者充分领略到其中的异质文化,翻译人员还需合理运用“音译+注释”的翻译方式,通过适当加入解释说明译文内容,能够帮助目标语读者更好理解掌握我国传统地方饮食文化。比如,翻译人员在对地方特色美食“糯米鸡”进行英文翻译时,可以采取该种翻译方式,最终翻译成“Nuo mi ji (Deep-fried rice meat mushroom with black pepper)”。

4.3 科学运用意译方式

在我国传统地方饮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特色菜肴名称并不会考虑其实际烹饪制作方法和加工食材,菜肴取名者会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菜肴命名,这样不仅能够加深消费者的记忆印象,还可以促进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针对该类型地方菜肴名称的英文翻译工作,翻译人员可以科学采用意译方式,更好地适应不同翻译语境的要求。比如,在对地方经典美食“佛跳墙”展开英文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正确掌握该道菜肴是福建传统名菜,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它的名字颇具传奇色彩,传说中这道菜香气扑鼻,连佛祖都忍不住跳墙来品尝。因此,翻译人员可以采用意译方式,将其合理翻译为“Fo tiao 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基于该种生动有趣的翻译方式,能够让更多目标语读者对其产生浓厚的了解兴趣和品尝欲望。

结语

在进行地方美食的英文翻译时,翻译人员必须科学地遵循翻译原则,同时结合原文内容和目标语读者的习惯,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原文真实含义的准确传达,还能突出我国地方饮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效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作者简介

李雪婷(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课程思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