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分析
作者: 姜黎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是高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认知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本文将探讨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将传统的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文将对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概述
1.1课程目标和重点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使其能够独立进行食品质量检验和分析工作。
课程的重点包括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常用的食品理化检验方法和仪器的使用、食品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食品中常见的理化指标和检验方法,掌握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技巧,熟悉常用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食品成分分析和质量评价。同时,学生还将培养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食品质量监测、食品研发和食品生产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食品物理指标检测:包括相对密度、折光率、旋光度等食品物理指标的分析与检测。
食品一般成分的分析:包括食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食品添加剂分析:包括食品中的防腐剂、色素、甜味剂、增稠剂等添加剂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食品有害成分检验:包括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和理论。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仪器设备,学习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践应用: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实际食品检验与分析工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思政视域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分析
2.1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融合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可以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将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融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养。
在教学目标方面,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在融合思政元素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让学生明白食品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2.2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
在教学内容方面,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物理指标检验、食品一般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检验、食品有害成分检验等。在融合思政元素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明白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3教学方法与思政元素融合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在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中,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来实现。
首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检验与分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分析,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道德伦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在线讨论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在线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4教学评价与思政元素融合
在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中,教学评价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实验报告评价、期末考试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例如,在实验报告评价中,可以要求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在融合思政元素方面,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引入一些与食品安全和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思考食品安全对社会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5线上线下协同提升课程教育时效性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然而,单一的理论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政教育效果。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学设计,结合线上线下协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思政教育时效性。
首先,线上教学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电子教材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线上平台还可以设置讨论区和在线答疑功能,学生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样的线上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线下实验教学是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食品分析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在线下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强调食品安全意识、食品伦理道德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最后,线上线下协同教学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线上或线下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其学习效率。
2.6课内课外协同延长课程教学链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对食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检验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课内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组成成分、性质和质量指标,以及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
在课外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和科研项目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项目,让他们亲身参与食品样品的采集、检验与分析,了解食品安全监测的流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来校园进行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食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
通过课内课外协同延长的教学方式,可以使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在学习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同时,能够认识到食品安全与卫生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7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提升课程实效性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提高学生食品质量控制能力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可以协同提升课程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能力。
首先,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授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可以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让学生了解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专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讲授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思政教师可以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质量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同时,思政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让他们思考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控制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的协同推进,使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针对性。他们可以共同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课程的专业性和思政性相互融合。同时,他们还可以共同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协同推进提高课程的实效性,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理念,为社会的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结束语
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混合式教学设计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题项目
2022年兵团职业教育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以食品检验课程群为例(课题编号:2022-BZJ-007);2023年校级课题: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高职《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2023-04)。
作者简介
姜黎(1978.05-),女,汉族,山东人,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和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