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眼底筛查 新手父母勿忽视

作者: 郑顺萍 苏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新生儿眼底筛查正是守护这扇窗户的第一道防线。对于新手父母而言,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往往伴随着对未知风险的担忧。下面就来说说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心发生的一件事。

一对幸福的小夫妻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足月顺产,哭声响亮,出生体重3950克。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中。宝宝出生后48小时做了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结果发现左眼视网膜上长了一个小瘤子,经过进一步详细检查确诊为眼部恶性肿瘤。幸亏发现得早,否则会影响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定期随访,宝宝现在2岁多了,视力正常,肿瘤也没有复发和转移。家长都非常感谢医院开展了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这项业务,因为该项检查不仅拯救了宝宝的眼睛,还挽救了宝宝的生命。

这也促使更多新生儿父母意识到:新生儿眼底筛查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现代医学为新生儿构筑的重要健康屏障。

为什么要做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

新生儿期的宝宝眼病很多,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大多时候都在睡觉不睁眼睛,所以很多例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脉络膜缺损、视神经萎缩等先天性可致盲的眼疾没法及时发现。最近我国新生儿眼底检查中心临床研究发现,有19.45%的新生儿存在眼部异常。因此特别提醒新生儿父母一定要重视新生儿眼底筛查。

哪些宝宝需要做眼底筛查?(新手爸妈注意)

1.出生体重<2000克的早产儿和出生体重<2500克的低出生体重儿都应当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进行首次的眼底筛查。

2.儿科医生认为比较高危的新生儿,应尽早进行眼底筛查。

3.足月新生儿:有条件的足月或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也可以在出生后7天内进行首次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漏筛者可在出生后42天完成初筛,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新生儿眼底筛查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1.散瞳: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前由护士给新生儿滴散瞳药,每5~10分钟一次,滴3~4次,待瞳孔散大即可检查。散瞳对新生儿来说是安全、无伤害的,散瞳后4~6小时瞳孔即可恢复正常。

2.检查:进行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的医生必须经过理论、操作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检查时新生儿取平卧位,助手双手固定其头位,用专用开睑器撑开眼睑后涂眼用凝胶,清晰抓拍眼底五个象限(后极部、鼻上、鼻下、颞上、颞下)照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每只眼睛检查过程约15秒。

3.检查结束由检查医生当场告知家长本次检查结果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1.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整个过程约40分钟。

2.开始散瞳后不要给宝宝喂奶或水,以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溢奶引起误吸。

3.检查后宝宝眼睑可能会有轻度压痕,可自然消退。

4.检查完毕宝宝眼睛避免强光(如太阳光)照射4小时。

5.眼筛结束宝宝即可正常喂养,无须禁食。

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对宝宝眼睛有伤害吗?

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对宝宝无伤害。这项检查主要用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等疾病,特别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尤为重要。该项检查使用的是婴幼儿眼底检查专用设备——广域数字化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设备运行快捷、有极大的视野和高品质的图像,客观、无创地对宝宝进行眼底检查,专利的光源技术对视网膜无损伤,检查结果会以图片形式永久保存,便于早期发现新生儿眼底病变。

虽然检查时宝宝可能会感到不适,如光线刺激或短暂的眼部压力,但这些不适是暂时的,不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检查前,医生通常会使用散瞳眼药水,确保视野清晰,散瞳效果也是可逆的,几小时后会恢复正常。总体而言,新生儿眼底筛查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预防视力损伤或失明。家长应积极配合,确保宝宝的眼睛健康得到及时监测。

新生儿眼底筛查项目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湖北、陕西、福建、辽宁、安徽、广东等地都有开展,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进新生儿眼底筛查项目的开展,以保障新生儿的视力健康。新生儿眼底病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保护新生儿视力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关注宝宝的眼健康,共同呵护他们的眼睛,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们的家庭充满希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肺结节就是早期肺癌吗?哪些肺结节是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术后需要做放、化疗吗?早期肺癌可以完全治愈吗?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闵旭红为您详细介绍什么是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尤其是局限于肺部的初期病变有哪些症状等,通过早期的诊断和综合治疗,让患者更有信心战胜病魔。欢迎扫码收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