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四字救灾民

作者: 佟雨航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公元351年,王羲之出任会稽郡郡守,领右军将军。王羲之上任第二年,会稽郡遭遇特大旱灾,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一些商贾富绅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粮价。百姓们买不起粮食,只能吃树皮、啃草根度日。

身为会稽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王羲之立刻写了一份奏章给朝廷,请求“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而,晋穆帝却以会稽郡官仓中的粮食乃是储备的军粮为名,驳回了王羲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的请求。看着百姓们忍饥挨饿,身为父母官,王羲之忧心如焚。王羲之想:怎样才能让皇帝同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呢?

一天,王羲之听一位曾在晋穆帝身边当差的官员说,晋穆帝非常喜欢书法,而且对书法鉴赏也颇有研究。闻之,王羲之突然就有了主意。当夜,王羲之又写了一份请求皇上开仓放粮的奏章。在奏章中,王羲之刻意把“开仓放粮”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而其余的字都是用普通的行书字体。

第二天一早,王羲之带着奏章,亲自赶往京城。到了京城后,王羲之把奏章亲自上呈给晋穆帝。晋穆帝手捧奏章,展开来一看是一幅精巧的行书书法。晋穆帝还没仔细看清奏章具体写些什么,便被独树一帜的“开仓放粮”四个字所吸引。只见“开仓放粮”四个字,每一笔、每一画都刚柔得体,笔势雄健洒脱,字体飘若浮云,矫如惊龙。晋穆帝喜不自禁,脱口而出:“开仓放粮,好!好!好!”

晋穆帝话音刚落,王羲之立刻倒身跪地便拜:“臣遵旨!臣代会稽郡受灾百姓谢主隆恩!”听了王羲之的话,一开始,晋穆帝感到莫名其妙,但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作为一言九鼎的皇帝,晋穆帝只能顺水推舟地道:“一定要赈济好百姓,不能饿死一个灾民!”

就这样,王羲之凭借自己的精妙书法和智慧,拯救了会稽郡成千上万灾民的生命,一时间被百姓们传为佳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