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指标异常不一定就有癌变

作者: 梁淑慧

老李这两年在单位的体检中都发现癌胚抗原结果异常。盯着检测项目中的“癌”字,老李和家人很担心:是不是身体哪里有肿瘤了?医生解释说,癌胚抗原属于肿瘤标志物类的检查项目,建议他再做其他相关影像学方面的检查。结果出来后,没发现什么问题。虚惊一场的老李纳闷:肿瘤标志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没患肿瘤也会被查出异常呢?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血液中越来越多跟肿瘤相关的检查物质被应用于临床检查。肿瘤相关检查项目通常又称为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生长分裂过程中分泌到血液中或肿瘤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物质。这些物质含量水平的升高,很可能是体内患肿瘤所致,可用于辅助诊断。比如像甲胎蛋白值>300微克/毫升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很多肿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还可起到评价肿瘤治疗效果或监测肿瘤有无复发的作用。

理想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是,一旦身体有肿瘤,指标就会马上明显升高,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则不会升高。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能达到这个水平,即使是特异性很高的肿瘤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它在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也只有90%。而对于肿瘤标志物检查,既不可以掉以轻心,也要理性看待,临床上确实有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不高,体内却有肿瘤的。由于肿瘤标志物的这一特性,临床上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常常会联合检测几种肿瘤标志物。

而除体内有肿瘤会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外,一些有良性疾病甚至健康的身体也可查出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所以会出现有些人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升高,进一步检查却没发现肿瘤的情况,本病例中的老李就是如此。这些情况在检查中并不少见,比如癌胚抗原,这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合成,出生后血清中的含量就会很低。当患直肠息肉、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等肠道良性疾病时也会有所增高,不过这种情况下增高的幅度一般不大。另外,像有饮酒、吸烟习惯的人检查时此指标也会有所增高。

临床上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很多,因此建议如果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手段加以排查,同时选择定量检测的方法复查,了解具体升高多少。如果升高幅度不大,不用过于紧张,定期复查即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