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治风湿顽痹验方
作者: 张丰强汪履秋(1919—1999),江苏兴化人。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首批500位师承工作指导教师之一。汪履秋教授从医近60载,擅长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现将其治疗风湿顽痹验方——加减痛风方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组成:生麻黄10克,川桂枝10克,制苍术10克,熟附片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克,鸡血藤15克,全蝎3克,露蜂房15克,雷公藤15克。
功效:祛风宣湿,化痰消瘀。
主治:风湿顽痹。证见手指、足趾关节肿胀疼痛,甚则强硬变形、屈伸不利,或伴四肢关节肿痛、舌淡苔薄微腻、脉象细弦带涩。
用法:水煎,每日1剂,每剂煎服2次,首次煎煮时间不少于45分钟。
方解:风湿顽痹主要隶属于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古代亦称为“历节病”“痛风”等。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邪,病久邪气痹阻络脉,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因久痹正虚,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运行迟涩,形成痰浊与瘀血。因此,风湿痰瘀痹阻络脉实乃本病之病理关键。针对这一病理特点,治疗则应采取祛风、宣湿、化痰、消瘀的方法。朱丹溪“上中下通风痛风方”对本病甚为合拍。汪履秋以该方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加减痛风方。方中麻黄发散风寒,苍术苦温燥湿,附子温经散寒,防风祛风胜湿;桂枝祛在上之风,防己除在下之湿;威灵仙通行二十经脉,祛风通络;鸡血藤活血又养血,兼制他药温燥太过;全蝎、露蜂房搜风剔络,雷公藤祛风解毒。综观全方,君臣佐使,配合得当,既能散风邪于上,又能渗湿邪于下,还可散寒通络、化痰消瘀。
加减:热邪偏盛,局部红肿,扪之灼热者加用石膏、知母等寒凉之味以清络中之热。风胜游走合白芷、羌活;湿盛漫肿加薏苡仁、大腹皮;久痹正虚者加当归、黄芪或地黄之类以补气血、养肾补肾。此外,还应根据病变部位配合引经药,如上肢重用桂枝,加片姜黄;下肢加木瓜、川牛膝、钻地风;周身关节疼痛加千年健、伸筋草、络石藤等。
按语:本方是汪履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方,曾以本方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0例,结果临床治愈1例,显效2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9例类风湿因子阳性者,有14例转阴,转阴率为35.9%。
(温馨提示: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