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列夫斯基很笨拙

作者: 荒沙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曾担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是斯大林非常倚重的将领之一。他的上司朱可夫,从大将晋升为元帅用了3年多的时间,而他只用了29天,晋升速度堪比火箭。

当然,这与斯大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可是,整个二战期间,斯大林信任的将领有很多,但他脾气暴戾、性格多疑,不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许多他信任的将领结局都不怎么样,包括朱可夫。可是,为什么华西列夫斯基却能屹立不倒呢?

实际上,整个苏军统帅部,对华西列夫斯基还是颇有不满的。因为,每次苏军召开高级将领会议,华西列夫斯基作为总参谋长,汇报苏军战略战术或是作战行动,总是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而且经常有漏洞。

每次他发言之后,斯大林都会给他指出很多问题,重要的事项都需要自己再重新强调一下,搞得总参谋部的人都非常脸红,认为华西列夫斯基表达能力实在太差,光着急也没办法。

更令他们生气的是,一些重要的战略规划,或是战役任务的构想和设计,本来早早都给他写好了,希望他能拿着方案照着念,尽快地给斯大林汇报,可华西列夫斯基在看过之后,总是放在一边,也不确定汇报时间。文件到底送不送,这让参谋人员更着急。

事实上,很多时候总参谋部制订的一些重要的战役计划和作战方案,与斯大林的指示与要求,甚至一些新的想法都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华西列夫斯基的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汇报,总是让人感觉苏军总参谋部跟不上斯大林的节奏,一直都是慢半拍,没有体现总参谋部的水平。

大家都在怀疑,这样的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是怎么看上的呢?但不得不说,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谋长岗位上就是不倒,斯大林也很少因为他的糟糕表达而责怪总参谋部,反而对他越来越信任。这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斯大林去世后,华西列夫斯基突然宣布准备退休了。参谋人员们都来送别他,也有人专门问起他为何能够屹立不倒。

华西列夫斯基笑着说出了答案:“如果我的发言滴水不漏,怎么能显得出统帅斯大林思维的缜密呢?我从来不主动汇报我们的方案,但我经常找他闲聊,无意间把方案中的一些构想说出来。如果我先把方案汇报了,怎么能体现统帅对战场形势的思考和把控呢?”

众人听后,瞬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大家也突然明白,有些时候藏住锋芒,展现笨拙,也是生存的大智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