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自述

作者: 杨波

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

在幼儿园入园体检时,3岁的晓晓被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但无明显黄疸或其他典型肝炎症状。考虑铜代谢异常可能引发肝脏损害,医生为其安排了血清铜蓝蛋白和尿铜检测。结果显示,晓晓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尿铜水平升高,提示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性。

肝豆状核变性,这个在每10万人中仅有3~5例发病率的罕见病,可能对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它却可能引发人体多系统损害,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接下来,让“我”——肝豆状核变性,来讲述“我”的故事吧。

“我”的起源:基因的“指挥官”失灵了

“我”的出现源于人体基因世界出了岔子。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ATP7B基因,它是身体里负责铜代谢的“指挥官”。正常情况下,这个“指挥官”会有条不紊地安排铜离子在肝脏内的代谢流程,让多余的铜顺利转运到胆汁中,然后排出体外,确保铜元素的代谢如同一场和谐有序的交响乐。但对于某些患者来说,他们体内的ATP7B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个基因一旦出问题,铜离子在肝脏内的代谢就会乱套,肝脏没办法像正常情况那样把多余的铜转运到胆汁中再排出体外,于是铜离子就在肝脏里不断堆积,最终导致肝脏不堪重负。

“我”的“攻击”:从肝脏到大脑

随着肝脏内铜离子堆积越来越多,肝脏功能开始受到影响。一开始,可能只是肝功能检查时出现一些异常指标,如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会感到乏力,食欲也会受到影响。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这是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和胆红素在血液里堆积导致的。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肝脏会逐渐出现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这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腔积液,肚子变得鼓鼓的,行动也会变得不方便。还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这是因为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就像一个个脆弱的气球,很容易破裂出血,一旦出血,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除了肝脏,“我”还会“攻击”大脑中的豆状核、尾状核等部位。铜离子在这些部位沉积,会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脚甚至头部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还有肌肉会变得僵硬,活动起来不灵活,连简单的写字、拿筷子都变得困难重重。有些患者的言语也会受到影响,说话变得含糊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情绪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变得容易激动、抑郁或者焦虑。

如何发现我:医生的“侦探”工作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因为“我”具有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肝豆状核变性,那么患者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然后再进行一系列检查,血液检查必不可少,其中血清铜蓝蛋白水平降低是我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检测血清铜和尿铜,通常患者的尿铜会明显升高。肝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看看有没有肝硬化等病变。对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帮助医生发现其大脑中豆状核等部位的异常信号,这些信号是“我”在大脑中留下的“脚印”。而角膜K-F环检查在诊断中也具有关键意义。角膜K-F环是肝豆状核变性的特征性体征,95%~99%的患者会出现。它是铜离子在角膜后弹力层沉积形成的,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角膜边缘有一圈宽1~3毫米的棕黄色或褐绿色环。一旦发现K-F环阳性,结合患者的症状、家族史及其他检查结果,就能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如何应对“我”:从饮食到治疗

一旦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就需要积极治疗了。目前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减少铜的摄入、促进铜的排出,同时保护肝脏和其他受损器官的功能。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严格限制含铜高的食物摄入,像动物内脏、豆类、贝类、坚果、巧克力等食物,就只能忍痛割爱了。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青霉胺、二巯丁二酸,它们就像一个个“铜离子捕手”,能与体内的铜离子结合,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对于一些肝脏严重受损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是终末期患者的“救命稻草”。通过移植健康的肝脏,让身体重新建立起正常的铜代谢平衡。

在现代医学积极应对“我”的同时,传统中医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肝豆状核变性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一些中药方剂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比如,大黄、黄芩、丹参等中药组成的方剂,能够活血散结、通腑利尿;还有一些具有疏肝利胆作用的中药,像茵陈、柴胡等,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辅助肝脏排出铜离子,减轻肝脏负担,对缓解黄疸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只有与西医的驱铜药物等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尝试中医药治疗时,务必告知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不良影响。

结语:早发现,早治疗

虽然“我”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但只要早期诊断、控制饮食、终身规范治疗,患者还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多了解“我”,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肝病或者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我,恢复健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