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多动症患儿家长的建议

作者: 郭彦伟 黄懿钖 张婧

校园生活通常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不过,如果孩子患有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适应校园环境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医学科专家给出了答案。

从容面对,做好情绪、压力管理

面对多动症孩子制造出的各种问题行为,家长们经常游走在情绪爆发的边缘。然而当人在情绪崩溃边缘时,很难理智地选择合适的管教方法,所以家长们首先需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通过认识自己的情绪从而选择自己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应对模式。另外,学会分析压力来源,学习“解压”方法。

以身作则,一致性沟通

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管理好自己的行为习惯开始,做孩子的榜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的沟通模式。

1.全家口径一致

对日常行为规矩的要求和奖惩规则,全体家庭成员需要保持一致的态度,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否则会让孩子认为这些规矩是可以商量的。

2.前后要求一致

事前认定的行为标准和奖惩原则在事后要按照约定执行,不要随意更改,从而提高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孩子愿意服从管教。

3.教养心口一致

有时家长对孩子明明心里是担心、关爱与欣赏,从口中表达出来的却是指责与埋怨,吝啬于对孩子表达鼓励,导致孩子无法收到来自父母“爱的信息”,这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增加亲子冲突,不利于其建立自信。

4.人格平等一致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力,孩子也不例外。积极倾听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和关爱,先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处理问题。家长可以在充分了解事情的发生经过和孩子的情绪行为来由之后,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再一起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允许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乐意与孩子讨论,做好孩子成长的引领者。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保持居室整洁,给孩子提供简洁的、专属的学习生活空间,学习用品摆放要固定,在孩子专注于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减少干扰:降低家中电视机、广播的音量,如果希望孩子吃些水果、零食以补充能量,可以放在任务间隙休息时。

协助孩子,合理规划

1.制订目标

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回顾学习生活中主要的困难在哪里,如学习经历、社交情况、情绪行为管理、生活作息、时间规划等,将以上这些逐一列出,讨论出最需要改进的几个目标作为重点,然后家庭成员一起协商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总结成功经验,鼓励孩子在新学期中继续保持。

2.条理化生活,制订任务计划表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持久性、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等问题。家长的行动目标是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克服漫无目的、无序化,把看不到、摸不着的时间落到具体任务上,协助孩子自我管理,使生活条理化、结构化。具体操作如下:

(1)做好时间日志,全面记录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每项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

(2)对任务进行评估,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3)对任务进行排序,先安排紧急的、重要的任务,合理安排学习量和学习内容,保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4)列出任务清单,如果孩子能提前完成,剩余的时间都将成为其自主时间,从而增加孩子的自我掌控感,自觉改善拖拉行为。

(5)总结回顾任务清单的执行情况,鼓励、肯定完成的时刻,总结成功经验,改善不足,建立与执行好奖惩机制,调整更新任务清单。

与老师联系,建立多动症管理同盟

教师的干预是多动症患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家长、患儿与老师的通力协作,可有助于多动症症状的控制和远期表现的改善。

1.家长怎么做?

目标:携手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管教孩子。

具体方法:和老师联系,了解教学进程、每天的作业布置及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日程表,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熟悉任课老师,表达感谢与配合的意愿;与老师分享交流家庭内有效互动的经验。

2.老师怎么做?

目标:老师与家长配合,从而最大可能地帮助多动症儿童。

具体方法:建立共同的目标,根据不同患儿的症状表现特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监督多动症患儿在校期间的服药情况;与家长沟通,共同评估多动症患儿的症状及治疗后的改善;对多动症患儿的学习共同监督。

给多动症患儿家长的建议

接受现状,树立信心;调整情绪与态度;重塑家庭环境,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学习兴趣与能力;协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学习并实践科学适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注重儿童全面发展;规律生活,科学饮食,保证睡眠;加强与老师和医生的沟通与合作;及时总结孩子成功的经验,改进不足,分享孩子的进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