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味电子烟何以屡禁不止

作者: 王琦

在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其中也包括电子烟。但是近期有不少家长反映,一种调配出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被商家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卖给未成年人。

这种电子烟因为味道清香,会让孩子们放松警惕而去尝试,不少孩子渐渐染上了烟瘾。果味电子烟以其香甜的水果口味,如草莓味、柠檬味等,引起了大量未成年人的好奇心。这些电子烟产品往往还包装精美、设计时尚,容易让青少年将其视为一种潮流玩具或时尚配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弱,一旦尝试,便可能在尼古丁的成瘾性作用下难以自拔。

果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不容忽视。长期吸食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不仅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且还可能增加他们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风险。此外,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乙二醇、醛类、亚硝胺等,这些物质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都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并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任何形式的电子烟,但这一禁令似乎并未能完全阻挡果味电子烟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蔓延。果味电子烟之所以能在监管下暗中流通,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与监管问题。一方面,电子烟产业长期无序发展,生产标准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铤而走险,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打击果味电子烟非法流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电子烟销售渠道隐蔽且多样,监管部门难以全面覆盖;部分监管人员可能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导致禁令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此外,社会对电子烟危害性的认知不足也是导致果味电子烟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果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严重侵害,我们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打击。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电子烟市场的巡查频次,深入生产车间、销售门店,严厉查处非法生产和销售果味电子烟的行为。

其次,加强对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监管,切断果味电子烟的线上销售渠道。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电子烟危害性的认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电子烟的危害性,自觉抵制电子烟的诱惑。只有各方携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遏制果味电子烟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肆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