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夫妻双双确诊为鹦鹉热

作者: 康宁

翁奶奶不久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家附近的医院做肺部CT,提示其右肺下叶炎症,经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遂被家人送到三甲医院的感染(肺病)科接受治疗。

入院后,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翁奶奶家中半个月前飞来一只生病的小鸟,因其恋恋不舍这里,她便收养下来,后又买了一只鹦鹉共同饲养。结合老人的肺部CT影像,翁奶奶被确诊为鹦鹉热。经过治疗,老人症状得到了缓解。

令人没想到的是,翁奶奶痊愈没多久,她的老伴林爷爷也出现了发热,有了翁奶奶的“前车之鉴”,医生对林爷爷“对症下药”,林爷爷的病情也很快得到了控制。

鹦鹉热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鹦鹉热又叫鸟热,其病原体既非病毒也非细菌,而是一种“衣原体”,但鹦鹉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常罕见,主要通过鸟类传播给人类。

鹦鹉热衣原体可感染多种鸟类,在与人群密切接触的鸟类(如家鸽、鹦鹉等)中有较高的感染率。被感染的鸟类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如果人吸入了病鸟干燥的排泄物微粒,或被啄伤,甚至短暂近距离接触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下面4种

1.混于尘埃中的衣原体或感染性气溶胶可经由呼吸道引起吸入性感染。

2.接触带菌鸟及其污染的分泌物、排泄物等,则可经由破损皮肤或黏膜及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获得感染。

3.患者痰中可长期带衣原体,亦可造成他人被感染。

4.在鸟类间也时有传播,以通过携带衣原体鸟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料与空气为主。

患了鹦鹉热有什么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5~14天,最长可达45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相比于一般细菌引起的肺炎,鹦鹉热常伴有各种各样的肺外表现,例如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