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见花明

作者: 马俊

去朋友办公室,看到她新挂了一幅字:“一念之转见花明。”见我疑惑,她笑笑说:“这话是我说的,绝对是原创!”

朋友原来是单位的负责人,单位的大小事都离不开她。在我们印象中她一直都是职场精英的形象,精明干练,很有魄力。不过最近几年,朋友单位来了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不知不觉中朋友就偏离了中心地带。尤其是今年,朋友被安排了一个闲职,彻底退到了边缘地带。开始的时候,朋友愤愤不平,见了我就抱怨:“说是我年龄大了照顾我,这不是过河拆桥吗?我觉得我年龄还不大,凭什么说我不如年轻人!”

虽然不甘心,可朋友也只能向现实低头。她的工作清闲了,业余时间也多了,又重新把自己的书法爱好拾了起来。经过半年的调整,朋友心态平和了许多。她对我说:“现在我想通了,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聚光灯底下,总有退下来的那一天,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也是一种成全。如今我的日子过得可潇洒了,有闲暇练练书法、看看喜欢的书。周末不再没完没了加班了,陪陪家人,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我笑着打趣说:“你这个工作狂,怎么这么快就想通了?”朋友指了指墙上那幅字:“一念之转见花明。”

原来,朋友的转变过程也是非常曲折的。她曾有一段时间彻夜失眠,不甘心后半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混下去。后来她的同学对她说了一句话:“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凡事都要转念想想。”其实这话很简单,古人早就总结过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凡事转念想想,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于是,她写下了“一念之转见花明”。一念之转,柳暗花明。

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很难。一念之转,是一种智慧的思维方式。但有些人养成了不会转弯、不给自己回旋余地的思维方式,总是把自己逼入绝境。一念之转见花明,这种思维方式形成以后,人会越活越通透,越活越有幸福感。朋友还说,她这些年一直有很深的童年阴影:她小时候父亲把她寄养在姑姑家,让她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曾对父亲充满了抱怨,觉得他没能给她一个温暖有爱的原生家庭。如今想来,正是那样的经历,造就了她坚强自立的性格。她说任何家庭都有两面性,而缺少爱的家庭教会你成长。自从学会了“一念之转”,她觉得事事都能想开了。“一念之转见花明”,说得好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