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眩晕 原是患上前庭神经炎

作者: 唐波

最近,董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原来,前段时间气温骤降,她一不小心便受凉了,紧接着,流鼻涕、嗓子痛、发热,按照以往的经验,她在药店买了些感冒药吃。之后,“感冒”症状逐渐好转,但她发现自己一旦行走,便会感到天旋地转般头晕,躺下则有所好转。一连几天,董女士就像喝多了酒一样难受,走路也如醉酒般东倒西歪,最后连起床都成了问题。

董女士听人说这是颈椎病犯了,于是到按摩店找人按摩,并配合做了针灸,然而情况并未好转;她又听说这是脑血管不通,便买了些“通血管”的药,结果还是没好转。担惊受怕之余,董女士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在神经内科眩晕门诊,余孝君医生为董女士进行了仔细检查,最后确诊其患了前庭神经炎。经过小剂量激素治疗、心理疏导,并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几天后董女士觉得头晕好多了,也能自行走路了。

据余孝君介绍,前庭神经炎又称病毒性迷路神经炎、急性单侧前庭功能减退等。顾名思义,就是前庭神经及其末梢感受器出现了炎症,而导致其功能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出冷汗、出现持续加重性眩晕以及身体不稳感等。

前庭神经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多半认为人体在抵抗力下降时,容易遭受病毒攻击,前庭神经系统受到病毒感染,或者感染后继发的免疫性损害均可引发前庭神经炎。此外,前庭神经炎也可在上呼吸道发生细菌感染后出现。

余孝君提醒,出现头晕、醉酒感不一定都是前庭神经炎,还需要辨别眩晕是否伴有其他的症状。比如说耳鸣、头痛、听力下降、看东西出现重影等,如果有,则有可能是患上梅尼埃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的可能是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此时,及时就医显得尤为重要。

前庭神经炎在治疗上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急性发病期,早期3~5天,宜短程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加快前庭功能恢复及缩短病程;其次给予改善前庭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二是急性期过后,应尽快开始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来帮助前庭平衡系统的恢复。患者早期可坐在床上开展低头、抬头、左右转头、左右头部倾斜和凝视训练。之后,患者可在家人的搀扶下尽早下地走直线,即脚跟对脚尖的直线行走,同时上下、左右转头看,每天3次,每次10~20分钟,坚持2~4周。此举可显著增强患者的平衡功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