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磨一镜

作者: 耿艳菊

他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年幼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小小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尝尽人间百味。

初中毕业后,母亲再也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他就去了一家杂货铺当学徒。不久,母亲生病了,他只好放弃学一门手艺的理想出去挣钱,因为学徒工是只管饭不给工资的。四处辗转,他找到了一份给镇政府看门的工作。

每天开门、关门、来客登记、清扫垃圾。工作极为简单,收入勉强度日。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几十年,不曾换过工作。其间很多人嘲笑他不思进取,地位卑微。但他总是很淡然,对自己的生活从不抱怨。

这时的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把全部心思放在打磨镜片上,试图磨出最精微、最好的镜片,观察细微的世界。这是一个需要巨大耐心的活计,费时又费工。尤其是手工磨,特别难,得守住安静,磨呀磨。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无数的嘲讽和打击,他都置若罔闻,从不放弃手中的镜片,锲而不舍。他是如此细致和专注,天长日久地坚持着,手上磨出的血泡不知染红了多少镜片。这一磨就是几十年。

后来,他的技艺越来越好,超过了专业技师,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高出了当时市面上镜片的很多倍。就像铁棒磨成针一样,他的坚持把不可能变成了事实。

他把高精度光洁透亮的镜片固定在一块金属板上,又装上一个调节镜片的螺旋杆,怀着激动的心情,他看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镜片下微小的事物,可放大到几百倍。这个简易组装的仪器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显微镜。同时,他借助显微镜发现了科技尚未知晓的一个广阔世界——微生物世界。

他的发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声名远播。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凭借史无前例的发现,被英国皇家学会破格吸收为会员。这对于一个平凡卑微的看门人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他就是被誉为微生物学开山鼻祖的荷兰民间科学家——万·列文虎克。在他写给皇家学会的最后一封信中道出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和坚持,信里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上一篇: 心里的马
下一篇: 车内吸烟危害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