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试试艾灸法
作者: 陈静近年来,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其他病症。
不寐,古称“不得眠”“目不瞑”,今称“失眠”。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口服汤药、针刺、穴位敷贴、艾灸、按摩等。比起其他方法,艾灸操作较为简便,可由医生指导后在家中自行操作。艾灸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它的特点在于“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对于使用针刺、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证,采用灸法往往奏效或获奇效。正如《医学入门》中所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对调理失眠有较好效果的艾灸方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操作。
取穴
大陵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俞穴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心者火也,肾者水也。肾水上交,以济心火,使之炎而不焚;心火下降,以济肾水,使之润而不寒。心肾相交,水火互济,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心肾不交,则火炎于上,水泛于下,阴阳失调。大陵穴可降心火,心俞穴可清心安神,涌泉穴可滋阴补肾、降火益精,三阴交可益肝肾之阴、镇心安神,故四穴同用可取良效。
操作方法
取大陵穴、心俞穴、涌泉穴、三阴交穴,艾灸时距离皮肤10厘米左右,以感觉局部温热为度。每穴灸15分钟,每日灸1次,10~15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可休息2~3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施灸的时间宜选择在临睡前,取穴要准确,热力应充足,切勿乱灸暴灸。
除使用艾灸等方法治疗和改善失眠外,还要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血压值高于多少算高血压?患高血压是否一定要吃降压药?降压药是否一旦服用就停不下来了?血压高但没有症状是否还需要吃降压药?安徽省胸科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冠心病诊疗科主任许金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