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勇于承认自己笨
作者: 官学明众所周知,司马懿的才智弱于诸葛亮,那么他能赢诸葛亮,秘诀是什么呢?
司马懿开始并不怕诸葛亮,以对待普通对手的心态和他对阵。交手数次,屡屡中计,损兵折将,于是司马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逐渐看清了自己和诸葛亮的巨大差距。上方谷那场大火,他死里逃生,彻底醒悟了:“我确实比诸葛亮差得远,我得怕他。”
从上方谷逃回后,他高挂免战牌。诸葛亮挑战,他不应战。诸葛亮派人送来女人的衣服、首饰,写信说道:“你是统帅,不想上阵决战,却守在土巢中躲避刀箭,与妇女有何不同呢?我送去女人的衣裳,如果你不出战,可以鞠躬接受。若仍有羞耻心、男子气,早早出来决战!”
他手下的众将气坏了,纷纷拔剑,表示宁死一战,也绝不受辱。司马懿微微一笑,收起信,对来使说:“你看,孔明把我当成女流之辈啦!”他双手接过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裳和首饰,设宴款待来使,谈笑风生。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段话中的两种人,正好符合司马懿和他手下众将的表现。
面对羞辱,司马懿安然不动,这正是“八风不动”的境界!诸葛亮的刀刃虽然锋利,却无处下刀。
司马懿畏惧诸葛亮,却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他分析诸葛亮试图发现他的弱点,发现诸葛亮操劳过度,必不长久,然后调整策略,用最笨的办法——拖。这个办法把对方的弱点放大、优势缩小,把自己的弱点隐藏、优势放大。这个方法也收到了功效:诸葛亮的计谋无处可施,最后被司马懿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