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黄瑾明的长寿秘诀
作者: 王青云
如今,86岁的国医大师黄瑾明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况,这与他长期秉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平和的心态密不可分。此外,黄瑾明格外重视气血的旺盛。在补气血、扶正气方面,黄瑾明推崇食疗,尤其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作息规律 心态平和
在黄瑾明看来,人立于天地之间,应与自然相和谐,按照自然规律休养生息,贴近四季时令饮食,方能保健康。
心态平和也是黄瑾明的养生之道。遇事冷静、沉着、不动怒、不动气,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能使身体气血趋于自然平缓的稳定状态,这是保养的重要方法。此外,要多学习,充实内心;适当进行运动,使内外协调,则能阴阳相通,达到平衡。
秉持如此养生之道,黄瑾明练就了温和的性格、儒雅的风度,待人接物皆和蔼可亲。
推崇食疗 扶养正气
黄瑾明十分重视气血的充盛,注意扶养正气。黄瑾明认为,疾病的成因多归结为毒、虚两端,其中“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虚”通常指气血虚或正气不足,可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神色疲劳、形体消瘦、声低息微等。因为“虚”,体内的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就会相应减弱,特别容易招致外界邪毒的侵袭,出现“毒、虚并存”的复杂情况。
在补虚时,黄瑾明擅长使用血肉有情之品。如治疗气血虚弱、正气不足者,黄瑾明建议患者自制天麻鱼头汤食用。做法如下:准备鲜鱼头1只,天麻10克,川芎7克,生姜10克。先将鱼头洗净去鳃,用热水烫过后晾干备用。把天麻、川芎、生姜一同煮沸,然后加入鱼头,用文火煮1小时,加入油、盐适量,饮汤,连服3天。又如子宫虚冷无子者,黄瑾明主张用山羊肉与鲜嫩益母草、黑豆一起炖熟食用;对阴伤干咳者,黄瑾明推荐老母鸭、鹧鸪肉煲莲藕吃,常能获效。
除了血肉有情之品,黄瑾明还开发了一系列饮食疗法:治疗咽喉干燥、饮不止渴者,用乌梅、黑枣和大米煮粥代茶饮;治疗吐泻轻证,用干红薯叶煎汤代茶饮;产后第一餐建议食小公鸡(刚会啼者),可以活血祛瘀,防止产后腹痛;治疗泄泻时,以番桃叶30克,大米60克同炒至大米焦黄,加水适量煎沸,一天分2次服,即可缓解症状;治疗小儿多汗症时,用浮小麦30克,黄芪15克,红枣15克,加水适量,文火煮1小时,代茶饮。
黄瑾明认为,某些特定病症不必专门服用中药,康复调养奥秘尽在饮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