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

作者: 齐娟娟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0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类型,一般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其中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占比最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出血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脑出血的病因

脑出血又名“出血性脑卒中”,严重者死亡率较高,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脑出血一般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脑干出血等,也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脑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其他也可能是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此外,如果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脑出血,比如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工作,长期酗酒、吸烟及情绪易激动等。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脑出血的风险也在增加。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在发病前一般无前驱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疲倦、嗜睡等症状,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脑出血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就可达到高峰,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微创式的碎吸手术,一种是开颅手术。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出血情况,进行相应的内服药物治疗。如患者头部疼痛严重时,可能需要用脱水的药物以缓解颅内压的升高。

脑出血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身体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会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尽量不做重体力活动,避免过分透支自己的体力,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并按时服用降压药。服用降压药的时间一般是在早晨起床以后,不建议在睡前服用降压药。如果每天服用2次,宜选择早晨及下午4—6时。

为了有效预防脑出血,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科学饮食。尽可能地少吃高糖、高盐的食物,应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为自己排解负性情绪,减少情绪波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戒烟戒酒,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