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双相情感障碍
作者: 钱琦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它既包含了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也包含了抑郁发作。患者经常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就像“过山车”,他们可能上一秒还处在情绪低落的悲伤中,下一秒就切换为兴奋话多的状态。当患者躁狂发作时,可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等;而当转为抑郁发作时,患者又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等状态。有一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为持续的抑郁症状,而轻躁狂发作常常被忽略。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
如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1.药物治疗
对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患者长期服用药物能够实现对病情有效控制,在减缓病情恶化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疾病发作的次数。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由心理咨询师引导患者了解自己疾病发作的状况,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患者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现实,有利于调整患者的心态。
何时需要考虑就医?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遗传、生活环境、家庭状况等有关。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概率是最高的。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其子女比正常人群患病率高8~18倍。
正因为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所以在预防上也变得极其困难。当患者有以下症状时,可能需要考虑就医。
1.有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情绪的波动较大,时而感到异常兴奋和冲动,时而感到极度沮丧和无助,并且持续2周以上,就需要警惕了。应尽快前往专科医院就诊,以便尽早确定或排除病情。
2.伴有睡眠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伴有睡眠问题。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难免起起伏伏,我们视之为正常,但如果情绪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或许是因为生病了,应积极面对,也希望社会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多一些关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