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不是仅查血糖就够了
作者: 王建华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非只是“血糖高”,还有躲在高血糖背后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除明确诊断之外,还要做病情评估,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究竟如何等问题。只有明确了糖尿病诊断、分型及并发症等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治疗。那么,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与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有关的检查
1.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往往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后空腹血糖才升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忽视对餐后血糖的检测,容易漏诊一些早期糖尿病。
2.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葡萄糖通过非酶反应相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可有效反映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用于评估糖尿病长期血糖状况的最好指标。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它属于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换言之,OGTT试验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及糖尿病的诊断。
4.胰岛功能测定 该试验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该试验通过测定患者空腹及餐后各个时间点的胰岛素及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此外,根据胰岛素分泌曲线的形态特点,还可以协助对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
5.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 它主要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此项检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患者抗体为阳性,而2型糖尿病患者抗体为阴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血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故临床意义最大。
与并发症筛查有关的检查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它的各种并发症,围绕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主要有:
1.尿常规 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尿常规不仅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2.尿微量白蛋白 包括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测定。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3.血糖、血酮体、血乳酸、血渗透压及二氧化碳结合力 这些指标主要用于确诊有无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4.肝、肾功能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功能异常及并发糖尿病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禁用的。
5.血压、血脂、体重指数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三者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体重。
6.眼科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往往病情已是晚期,几乎无逆转可能,所以,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做眼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7.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有无缺血及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有无异常。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很容易被漏诊。初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排查心血管疾病,以后也要定期复查。
8.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 通过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及温度觉这5项专科检查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必要时还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9.“踝肱指数”测定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这两项检查主要是用于了解患者下肢血管有无狭窄及缺血程度。“踝肱指数”代表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正常值应>0.9。若<0.9,则表示下肢动脉血管有硬化;若<0.6,则表示下肢血管病变比较严重。
10.胸片或肺CT 用于了解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肺结核或肺占位病变。
11.腹部B超 了解患者是否有脂肪肝或胰腺占位性病变。
12.骨密度检查 了解患者有无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
13.口腔科检查 检查患者有无蛀牙、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口角炎、口腔真菌感染等口腔疾病。
14.心理测评 糖尿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据调查,大约4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问题。临床上,对那些情绪低落、干什么都没兴趣的糖尿病患者,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通过专门的心理测试,即可明确诊断。
专家提醒,糖尿病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而一旦有了症状(如水肿、视力下降、手足麻木、间歇性跛行等),说明并发症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此时病情往往已经不可逆转,不仅治疗难度增大,而且效果欠佳。因此,在糖尿病诊断之初,均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有助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