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教授治疗肝功能异常典型医案一则
作者: 侯浩斌张杰,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张杰教授擅长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常用经方化裁,用药平中见奇,现撷取其治疗肝功能异常医案一则,以飨读者。
典型医案
阮某,女,41岁。初诊(2017年3月22日):劳累熬夜,谷丙转氨酶(ALT):129单位/升,谷草转氨酶(AST):61单位/升,γ-谷氨酰转肽酶:243单位/升。症见神疲乏力,伴口干口苦,苔薄黄,舌红,脉弦。
中医诊断:肝着(肝郁脾虚,湿瘀热结)。
西医诊断:肝功能异常。
治则:清肝利胆,调畅肝脾,健运中州。
方药: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拟方:茵陈30克、炒栀子15克、制大黄10克、柴胡10克、炒黄芩15克、姜半夏1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五味子10克、垂盆草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14剂,水煎服,日服2次。
二诊(2017年4月19日):今查肝功能已全部正常,诸症明显减轻,原方续服以善后。14剂,水煎服,日服2次。
按:张杰教授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经脉络胆、职司疏泄,喜条达而善调气机。肝阴血充足,则肝体不燥、疏泄有度;若肝阴不足、肝血失充,则调畅之功能受阻,易郁易滞而变生他病。张杰教授结合本案认为,烦劳则伤元气,熬夜则损阴血,气血阴阳俱损故见乏力神疲。气阴两虚,肝失所养,肝胆郁火交炽而起,所以又伴口干口苦也。故取仲景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清肝利胆,调畅肝脾,健运中州;加当归养血养肝;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在此用于强阴敛精。垂盆草味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的功效,在本案中主要用其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其含有丰富的总黄酮和总氨基酸,经药理实验证实其具有保肝、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是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治疗肝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方中合用茯苓祛湿降浊,黄芪、白术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之功。药证合拍,短短两周之内,复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乏力、口苦诸症亦随之消失。
(温馨提示:以上方剂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