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近视 家长应该这样做
作者: 于晓玲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呈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受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多等诸多原因,又给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和防控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是不可逆的,已确诊为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除少部分是由于屈光间质的曲率异常造成,大多数是由于眼轴变长造成的轴性近视。这就像孩子的身高不会变矮一样,眼轴变长了也不会再缩短。因此,及早发现孩子近视就显得十分必要。
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孩子的近视呢?
父母可在日常多关注孩子的表现,当孩子出现写作业或者视物时眼睛贴得很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看远处眯眼、经常皱眉、歪头看东西等情况时,就要考虑是不是孩子的视力出了问题,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另外,父母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可参考以下标准: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力标准大约为年龄乘以0.2,如果孩子验光低于此标准,则建议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同时,家长还应为孩子建立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理想状态下,宝宝出生后,在6个月时应到医院进行屈光筛查,如状态正常,今后则可每6~12个月做定期检查。3岁后,父母应带着孩子学会辨认视力表,同样每6~12个月定期检查视力和屈光度,并把每次结果保存好,根据时间存档。
档案内容应包括孩子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光率和眼底情况等,记录近视家族史,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眼屈光状态发展趋势,为近视的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虽然目前近视无法治愈,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达到预防的目的:
1.多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如读书时选用合适的台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近视发生。
2.正确认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多带孩子到户外阳光下活动。建议让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保护远视储备,预防近视的发生。
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应避免让电子产品来陪伴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长为30~40分钟,然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4.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5.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
6.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又称为调节性近视,虽然通过药物或者用眼行为的改变可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把缓解视疲劳的假性近视度数,和近视可以治疗、度数可以恢复等同。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视力有异常迹象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的近视干预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