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是越低越好吗?
作者: 汪芳我今年65岁,从上个月开始,有时感觉心跳突然加快或变慢,像是打拍子漏掉一拍,或者脚底踩空了。这种感觉有时候只有几秒,有时候则会持续更久一点。医生检查说这种现象属于“心悸”,是心律出现了异常。我现在仍“心有余悸”,听人说心率越低表明心脏越强壮、动力足,是这样吗?心率异常怎么判断呢?
江苏南京 郑晓玲
心脏可以说是人体器官中的一位“劳模”,这个拳头大小的强力“泵”每时每刻都在工作。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会比普通人慢一些,于是“心率越低表明心脏越强壮、动力足”的说法便慢慢流传开来。那么,真的是心率越慢越健康吗?理想的心跳数值在什么范围之内?
心律≠心率
很多人将心律与心率混为一谈。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包括节奏和规律两个方面,其中的节奏即“心率”。所以当医生说一个患者心律异常的时候,可能是心率异常,也可能是心跳不够整齐均匀。
而心率是指健康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传统认为正常心率的范围为60~100次/分,目前认为50~
80次/分更为理想。
掌握心率 先学会“自测脉搏”
不过受年龄、性别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心率也会产生个体差异。比如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更快,心率会相对高一点,可以达到140次/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心率值也会逐渐趋于稳定。正常情况下,女性比男性的心率值偏高。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心率也会变慢,一般在55~75次/分。当然,普通人在运动、激动、愤怒的时候,心率自然也会加快很多。
脉搏与心率本质上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直接画等号。但是,正常情况下脉搏的节律与心脏搏动的次数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检查脉搏来了解自己的心率。具体操作如下:
找定位置坐好,一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地触及脉搏为宜。一般情况下测30秒,将所测脉搏数值乘以2,即为脉率。若自测脉搏不整齐,就要测量1分钟。平静状态下,脉搏超过100次/分,叫心动过速;脉搏低于60次/分,属于心动过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殊的情况下脉搏与心率并不对等。比如房颤患者,自测脉搏100次/分,但是实际心率已经高达130次/分。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属于异常,应引起注意,这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当然,专业运动员因为训练有素,心脏功能强劲、效率高,用更少的心脏跳动次数就可以满足泵血的需要,因此他们的心率大多是偏低的(平常可能低于50次/分)——这是一件好事情!
因此,鼓励大家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让心脏更健康。比如每周运动3次,每次30~60分钟。适宜的运动心率现在大家都用“170-年龄”来计算。
北京医院 汪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