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作者: 陈艳伟
估计很多人对二甲双胍这种药并不陌生,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也是首选药物。二甲双胍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虽然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多数患者服用后均可以逐渐耐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其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发生率为5.8%~30%。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及患者认知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早期临床症状包括感觉异常、麻木、反应迟钝、记忆功能受损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容易被误认为与患者年龄及糖尿病并发症相关。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也是唯一需要借助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类食品中,一般来说,鱼、蛋、肉、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在大多数植物类食品中是不含维生素B12的。人体维生素B12需要量极少,富余的维生素B12主要贮存于肝脏中,只要饮食正常,一般不会缺乏,即使贮存量消耗殆尽,至少经过半年才会出现缺乏症状。
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PPI(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或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等)同时使用,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发生风险增高。如同时使用抗癫痫药和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显著降低。因此,应加强维生素B12水平监测。
此外,维生素B12的缺乏还受到膳食结构、年龄、遗传、疾病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有研究结果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维生素B12缺乏症的发生率高;还有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维生素B12缺乏症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容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症。
因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防止维生素B12缺乏。建议服用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测一次血清维生素B12。如果缺乏,请遵医嘱合理补充维生素B12,不要私自随意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B12补充过多,会造成叶酸缺乏,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