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时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

作者: 高林

隔离时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南0

自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世界各地都出台过通过限制社交来阻断病毒传播的政策,包括在公共空间佩戴口罩、居家或集中隔离、社交距离限制等。很多城市的居民都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封控,包括长时间的居家隔离。而这样的措施也被证实,在阻断病毒传播上有显著的效果。

但是,长时间处于隔离状态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对老年人群。在一项面向150名爱尔兰社区老年人的调查报告中,近40%的受访者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在隔离后变得更差,只有3%的受访者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超过57%的受访者称自己在隔离生活中感到孤独,70%的受访者情绪低落,63%和59%的受访者出现担忧和焦虑。

孤独感

孤独可分为情感孤独、社交孤独和生存孤独。荷兰的研究也发现,在隔离政策实施后,当地社区的老年人报告中情感孤独水平显著提升,社交孤独和生存孤独水平也有中等提升。报告“我想念身边的人”和“怀念与他人在一起的快乐”的受访者增加了超过20%。

在另一项研究中,老年受访者表示失去自主性、失去活动和社交空间以及在家中缺乏有意义的联系是导致孤独的关键因素。

老年人在隔离生活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心理健康风险呢?

1.居家隔离是与家人在一起交流互动的好机会。此刻,不再因为工作而忽略身边的家人,很多情感和关系都可以在这段日子更进一步。趁这个机会,去了解老伴和子女的内心世界,一同计划隔离结束的日子。

2.通过智能设备与外界交流。视频电话、朋友圈、抖音等都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老年人可能在新技术的使用上存在困难,那么求教子女和身边的人或许是迈入新媒体时代的第一步。传统的电话语音交流,也是缓解孤独感的有效途径。

3.对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独居的老年人,子女应当常常打电话问候,关心老人的近况,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

4.确保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患有疾病或活动受限的老年人需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获得有效帮助。保障食物、药品、口罩等生活用品不出现短缺。对生活保持足够的控制感是必要的。

5.规划好每一天。长时间居家而无法外出活动,会破坏很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节奏。首先,需要保持有规律的作息,确保昼夜不颠倒。然后,找一件有趣的事来做,也许解封以后可以向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小作品。

6.保持运动的习惯。久坐是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之一。虽然无法外出活动,但是在家里走一走,收拾屋子,跳跳操也能让自己活力满满。建一个微信群,向有相同目标的朋友分享自己的运动打卡会更有动力。

7.晒太阳。临近窗户,或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呼吸外面的空气,能让自己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糟糕。

8.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与疫情有关的真实信息,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9.呼吸和冥想。如果感到情绪低落,可以试试减慢呼吸,放空大脑,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10.锻炼大脑。长时间居家隔离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因此建议每天做一做数字游戏,打牌下棋,不让自己的大脑“生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