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跟我一起笑起来

作者: 马志国

请跟我一起笑起来0

您说好久没笑过了?不愁,今儿就让我们一起笑起来。

现在请您跟我做:请调整一下,使情绪平静一些。好,请您嘴角上扬,尽力上扬。请尽力保持较长时间,一秒,五秒,三十秒……好!不管您刚才索然无味也好,百无聊赖也罢,抑或阴云满天,现在,您乐起来了。朋友,您不妨再试,也不妨对着镜子做,肯定效果更佳。

您问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个“笑”与“喜”的关系问题。

什么是笑?笑就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什么是喜?喜就是高兴,快乐。不同之处是什么?用心理学语言解释,笑是情绪的机体变化,喜是情绪的内心体验。二者孰先孰后,孰因孰果?用俗话说,是先喜后笑,还是相反?推而广之就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还是相反?

一般认为是先有情绪的内心体验,后有情绪的机体变化,就是先喜后笑、先愁后哭、先怕后跑等。这自然有其道理。但不能把事情看绝对了。

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的心理状态,不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相反,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绪的心理状态原因。他用生动的事例说:当你看到一只老虎,听到它的吼叫时,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眼、耳等感官传到大脑皮质,使您产生对老虎的认识,于是您又联想到老虎是野兽,很厉害,会吃人。而后,大脑皮质指挥您的肌肉(横纹肌)收缩,同时有心跳、呼吸加快等反应,于是您就“跑”。这种生理变化再传回到大脑时,就产生了一种主观体验,即“怕”。丹麦的兰格同时也提出这种理论。这种学说就称为“詹姆士-兰格学说”。

后来的研究表明,虽然生理变化(内脏、横纹肌的变化)不是情绪的决定因素,但是,情绪的内容确与内脏、横纹肌的变化有关系,情绪的内容是从内脏、横纹肌反馈回大脑的信息。具体说到笑与喜的关系,一般是先喜后笑,有时候,也会先笑后喜。就是说,颜面肌肉(表情肌)的变化可以改变内心的情绪状态。

此外,还有个心理效应问题。当您一旦有意调整颜面肌肉时,也就无意间调整了内心的情绪状态,从而逐渐地清除消极情绪。于是,心中的天空便由“阴”转“晴”,您的心情真的好起来。

您瞧,此刻笑容还挂在您的脸上,是不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