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痛风验方
作者: 文佳
吴伟康教授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从医5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他有一个痛风方,用于临床,每多验效。
吴氏痛风方
组成:土茯苓20克,萆薢20克,丹参15克,延胡索20克,通草20克,泽泻20克。
方中以萆薢、土茯苓为君。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有利尿镇痛之效。通草清热利尿,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二者共为臣药。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延胡索行气止痛。
作为吴教授治疗痛风的常用基础方,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与证型加减:红肿热痛,加金银花、忍冬藤、秦艽;血瘀,加赤芍、当归、川芎;肝肾亏虚,加山茱萸、桑寄生;关节变形,加补骨脂、杜仲、牛膝、狗脊;屈伸不利,加威灵仙。
病案1
刘某,男,45岁。5年前因经常出差,频频饮酒,屡进膏粱厚味,兼之旅途劳顿,感受风寒,时感手指、足趾肿痛,因工作较忙,未曾介意。现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后疼痛增剧,以夜间为剧。
一诊:2017年9月15日。患者形体肥胖,右手食指中节肿痛破溃,左足拇趾内侧亦肿痛较甚,皮肤红,血尿酸714微摩/升,口苦。舌红苔黄腻,小便黄,脉弦数。
处方:丹参15克,土茯苓20克,绵萆薢20克,黄芩20克,威灵仙15克,秦艽15克,白芷20克,延胡索20克,防风15克,牛膝20克,金银花20克,赤芍10克,泽泻15克,通草15克。
共14剂,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
患者1个月后复诊,诉半月服毕,疼痛已除大半。今测尿酸405微摩/升,右手指中节、左足拇趾仍有肿大,但已无疼痛感。
病案2
郑某,女,52岁。痛风1年余。
一诊:2017年10月26日。患者诉左足拇趾侧经常灼热肿痛,以夜间为剧,已起病1年,近两周发作较频,伴腰膝酸软、乏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曾服西药,能控制病势,但胃肠道反应较剧,因而不能坚持服用。又因饮食不节,经常发作,颇以为苦,乃来求治。查血尿酸达660微摩/升。舌红,苔黄以舌根为甚,脉弦紧。
处方:丹参15克,土茯苓20克,绵萆薢20克,黄芩20克,威灵仙15克,秦艽15克,延胡索20克,牡丹皮15克,牛膝20克,金银花20克,赤芍15克,泽泻15克,通草15克,山茱萸20克。
共7剂,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分服。
二诊:药后肿痛明显减轻,已能行走。效不更方,继进7剂后症状消失,查血尿酸已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以上方剂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