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作家”高玉宝的养生经

作者: 沈黎明

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1927年出生,2019年去世,享年92岁。高玉宝从小几经周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在作战间隙他边识字、边写作,后被毛主席称为“战士作家”而闻名全国。

1988年,高玉宝结束火热的军营生活离休后,一边笔耕不辍,继续搞创作;一边走向社会,主动到全国各地为学生和各界青年讲革命传统、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一直忙碌不停。高玉宝风趣地说:“西医说人老从头开始,我离休后既搞创作又做报告,一直用脑,所以头不老;中医说人老从脚开始,我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所以脚不老。这叫抓两头带中间,因此能保证身体各部件比较正常地工作。”他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在写中养脑、在讲中悦心、在走中健身”的养生经:

在写中养脑 离休后,高玉宝把创作看成职业生涯的延续,也看成修身健脑的需要。他觉得,创作是防止大脑衰老的好方法之一。在对作品的构思中,通过对往事的回忆、现实的采访、未来的憧憬,可以促使大脑跨时空地思考,经常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增强脑细胞的活力。离休后他完成了60多万字的《高玉宝》(续集),还发表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

在讲中悦心 通常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爱好,并在爱好中修身养性、获得快乐,比如种花养草、摄影垂钓、唱戏吟曲。而高玉宝最大的快乐是给年轻人讲革命传统、讲道德理想。生前他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了4500多场报告,结交了很多青少年朋友。平日里经常有年轻人和他联系,有的直抒心声,有的请他答疑解惑。对此高玉宝从不厌烦,反倒觉得自己从年轻人那快节奏的思维、充满朝气的话语、沁人心脾的笑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年少时光。在给年轻人做报告和与他们交往中,高玉宝每天都生活在快乐里。他说:“快乐,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养护内脏最简便、最好的方法,所以历来有笑一笑十年少之说。”

在走中健身 走路是高玉宝最喜爱的健身活动。他清晨起床后,或到附近的街心公园散步,或去山林小路中快行,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即便是外出做报告或采风,到了所在地,他一般也不坐车,而是尽量坚持步行。他认为走路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改善睡眠,内脏器官和身体其他部位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可有效地增强体质,尤其对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抗衰老都有很好的作用。

正因为有这样一套独特的养生经,高玉宝才能步入鲐背之年,享寿92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