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不胖 谁说了算
作者: 丁彩翠很多超重者是有苦难言的。肥胖不只是体形问题,更与多种疾病相关。研究显示,一些慢性病已开始盯上年轻人,特别是超重、肥胖的人群。
胖不胖,谁说了算?
一个人是不是肥胖,并不单纯由体重说了算,目前最常用的一个指标就是体质指数(BMI)。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3.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65岁以上老年人的BMI可以略高。
肥胖不仅影响外表,更重要的是影响健康。你可知道:有多少人的哮喘、睡眠障碍与肥胖有关?又有多少年轻女性因此患上不孕症?有多少年轻男性因此出现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有多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源于肥胖?
充分认识到肥胖的危害,从内心深处认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在行动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科学饮食是关键
预防肥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而是要平衡膳食、食不过量、吃动平衡。
食物多样性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膳食应该包含五大类食物,第一类是谷薯类,第二类是蔬菜和水果,第三类是动物性食物,第四类是大豆类和坚果,第五类是烹调油和盐。可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结构,将这五大类食物由多到少进行搭配。
食不过量是指每天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不同种类、不同烹饪方式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
肥胖本质上是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产生了对健康构成风险的脂肪异常。吃动平衡,才能维持健康体重。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对18~ 64岁的成年人,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每周至少进行2次力量练习。对6~ 17岁的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鼓励以户外活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减少静态行为,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
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寻找和培养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并多样结合,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