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一场小感冒,引发肺部“大海啸”
作者: 李思涵很多人在近些年留意到自己的肺功能大不如前,经常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有人去医院检查,甚至发现了肺结节。哪些因素可导致肺系疾病?肺结节一定要做手术治疗吗?
肺是人体很重要的脏腑,中医理论认为,肺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如果自我感觉肺功能不好,或是去医院诊断出了肺系疾病,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去找寻致病因素。
中医理论认为,引发肺系疾病的内因之一是肺气亏虚。肺,在五脏中主气,首先,肺相当于促进身体和外界气体交换的“交换机”,人通过吐故纳新,把体内的废气呼出,再吸入外界新鲜的空气,给身体注入充足的氧气来维持生命。其次,肺主气的功能还作用于脏腑,为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起到调节管理的作用。人体肺气亏虚,不是一天导致的,而是由长久的不良状态积累而成,像长期处于劳累、情绪异常、高压的状态下,加上很多现代人都有熬夜,吃冷食冷饮、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酗酒等不良习惯,都会损伤自身免疫力,一旦病邪侵袭,就会直接损伤肺气。
外因也是造成肺损伤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首先,像灰尘、化工气体、一手烟、二手烟等被中医归为“秽浊之气”的气体,人体吸入后,容易增加肺部感染的概率。其次,中医所说的“非时之感”,如台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也容易使人出现正气不足、肺气虚,受病邪影响后造成肺损伤。再次,寒邪也是肺系疾病的常见诱发因素,冬日寒冷,一旦保暖措施不到位,人体就可能被寒邪侵袭;而夏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过度贪凉,使身体保持在低温状态下不出汗,致营卫失和,也容易让寒邪“钻了空子”,侵袭肺脏。
上述可导致肺系疾病的内因和外因皆可为肺结节的致病因素。中医认为肺结节是一种起病慢、进展缓的慢性疾病,是长时间受外因、内因影响,渐渐积累而成的疾病。此外,肺结节分为很多种类型,需要在专业医师的评估下确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很多肺结节仅需在外因和内因上控制好,配合中医中药,即可做到控制疾病发展,帮助患者康复。
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表示,自己的症状越来越重,一年不如一年,尤其到了冬日呼吸更是憋闷难耐。这类患者该如何养护身体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也是一种发病缓慢、渐渐积累而成的慢性疾病。追溯慢阻肺的开端,可能仅仅是由一场支气管炎引起的。很多人每年都可能会患上几场感冒、咳嗽,有些人症状重、病程长,可能会慢慢发展成支气管炎;如果支气管炎反反复复总不好,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长年累月的病情积累,最终可能形成慢阻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慢阻肺患者在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养肺措施。秋季主燥,所以进入秋季后慢阻肺患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水量,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冬季是养肺的好时期,过好冬日这一“关”,来年慢阻肺的症状就可能会减轻。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原则,冬天万物寂静,人也要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减少活动量,休憩身体,此时辨证服用养肺的中药调理身体,能发挥不错的药效。其次,冬日还要注意保暖,早晨不要起床太早,晚上早点上床休息,做到“早睡晚起”,避免早晚冷空气让身体受寒,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情况。同时,平日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切断传染源,防止病菌侵袭身体造成肺损伤。如需外出或与人交谈,一定要戴口罩,这样可防止“病气”从呼吸道进入肺。所以,在冬日做到“攻补兼施”,谨防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尽量达到使无症状者控制疾病不发病、有症状的老年患者“带病延年”的目的。
听说过敏性鼻炎一直不好,还会影响肺功能。这类患者该如何控制病情发展,改善自身症状呢?
过敏性鼻炎一般由外界刺激产生,如花粉、灰尘等过敏原,或是外界冷热刺激,如换季时等,患者容易出现流清涕、鼻痒、目痒等症状。鼻,是呼吸道的起始器官,外界气体通过鼻的吸入,经由呼吸道可直接入肺,所以鼻与肺直接相关。上呼吸道的问题如果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往下“传”,因此,长期患有过敏性鼻炎也可能会给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要防患于未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肺功能受影响。为增强体质,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适当锻炼,经常跑步,每日坚持用冷水洗脸,这些方法对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