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品正:把握“分寸感”,养出“明媚双眸”
作者: 罗向霞 郑访江
廖品正是闻名遐迩的中医眼科专家。耄耋之年的她,依旧活跃在临床诊疗一线。多年来,她运用中医药医治了成千上万例眼科疑难杂症患者,用神奇的中草药让更多人“看”到了希望。
“三心”照亮前行路
廖品正常说:“作为医者,首先要用爱心善待自己的患者;其次,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中医学都要有信心;再次,就是要有进取心。中医学虽然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体体质在变化,疾病谱也在发生着比较明显的变化,所以就需要中医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中医古籍《原机启微》中记载:“目,窍之一也。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泉沙之深……”廖品正常常为古人对眼睛的认识而动容,她感叹道:“眼睛的结构精细而脆弱,生理、病理变化非常多,要把眼睛上的疾病都研究清楚,用一生都不够。如果有来生,我还要选择中医眼科,为更多患者送去光明。”
廖品正认为,现代中医学,不仅包括千百年来中医药的传承,还有未来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她认为,如果还用古老的、一成不变的诊疗方法对如今的疾病进行施治,那么很容易出现不“匹配”的结果。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客观环境变了,致病因素变了,所以疾病也可能出现变化,作为医生,就必须针对这类情况作出改变。
给眼睛“放个假”
谈到养生,廖品正常会把“做事有度”挂在嘴边。她认为长时间看近处后,就一定要适时看看远处,让眼肌得到放松,做到张弛有度。如今,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给眼睛带来无穷后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眼睛的问题,就要在心中树立给眼睛“放个假”的意识。
用眼过度是导致眼部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廖品正说:“我们那个年代的休闲方式更重视户外活动,比如散步、跳舞、打球等。在工作之余,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除了工作时会过度用眼,很多年轻人经常会把休息的时间浪费在刷手机上,这也是导致眼部疾病呈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而且一些“深夜手机党”喜欢入夜后躺在床上玩手机,由于屏幕和周围环境亮度相差很大,无疑会对眼睛造成持续高强度的刺激,导致眼睛可能出现诸多疾病。所以,在工作、生活中看电子屏幕,最好每隔40~50分钟,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适当起身走向窗外,眺望远方,也可闭目养神,放松眼肌。
用眼讲究有“分寸”
除了要避免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之外,廖品正还建议,生活中要避免在移动状态下看电子屏幕。在乘坐地铁、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时,最好不要看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电子屏幕。因为设备和人都没办法在移动状态下做到完全稳定,在动态状态下,目标物体不确定,眼睛总要调焦,这更容易加重视疲劳。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地患上了眼病,所以青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眼睛。饮食上,要做到不偏食、少吃甜食;平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乒乓球和羽毛球这类能让目光随着球体移动的运动,对锻炼孩子的眼肌有很大的帮助;做功课时,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看书学习后要注意及时休息;到了课间,可以做一做眼保健操,疏通眼部经络,缓解眼部疲劳。
生活调护养“慧眼”
廖品正认为,日常养生要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遵循《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指导,从四时季节更替、昼夜规律,顺应自然以调理阴阳为主。所以,须及时调整机体生理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维护身体协调平衡的状态,如此,不仅自身气色会越来越好,眼睛也会越来越明亮。

想要保护眼睛,还要做到注意自身的情志平衡,因为情志过极也可能会影响眼部健康,如长期忧思或者悲愤过度,可能影响肝脾功能失调,引起视力模糊等症状。
廖品正建议大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不要乱用补药。虽然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但不少人缺乏科学合理的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盲目吃补药,不但达不到良好效果,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对于无病且身体不虚的人,无需吃药进补。中医理论强调的进补原则是“虚则补之”,若不分虚实乱用补药,只会越补越糟。所以,吃补药也要听从中医师的建议。
其次,养生要注意生活的点滴。饮食尽量做到每餐吃到八分饱,既不要经常大鱼大肉,也不能毫无营养。现代很多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追求骨感美,常常饿着肚子,如果身体营养都不够,眼睛的营养也会跟不上,又怎么能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呢?但如果太爱吃,尤其爱吃肥甘厚味,日日餐餐食用油腻食物,很有可能导致脂肪肝,使眼睛受到影响,表现为发红、黯淡无光,甚至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等症状。
均衡饮食、协调身心、保证睡眠、避免过劳,保持精力充沛,拥有匀称协调的身材,身体自会由内而外流露出健康美的状态。长时间保持这个状态,才能给自己养出健康的闪亮双眸。
(图片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
责任编辑/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