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为啥要“春捂”?
作者: 周赛男2月4号是立春,立春以后天气回暖,但气温尚不稳定,此时不宜把衣服减得太快,仍要重视保暖,谨守“春捂”的养生之理。

问:为什么要“春捂”?
答:经过整个冬天的考验,大地入春回暖,时而春风和煦,时而春寒料峭;午后温暖宜人,晚上又寒冷异常。此时不宜把衣服减得太快,仍要重视保暖,防止阳气损耗。春季有多风的特点。初春之时,人体毛孔腠理初开,风邪会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做好“春捂”,可以预防感冒、过敏性鼻炎、关节炎等疾病。
问:“春捂”需要格外注意身体哪些部位?
答:“春捂”需要重点关注身体的几个部位,包括头、手腕、腰、小腿和肚脐等。
捂头: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通,春天保护好头颈部至关重要。头顶有一个重要的穴位——百会穴,体弱多病者和高龄老人戴一顶适宜的帽子,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也可保护好百会穴,保持头部气血运行通畅。
捂手腕: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即神门穴。原穴是主管脏腑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元气在四肢驻留的部位,也是春捂的关键部位。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可以益气养心、安神定志。
捂腰: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腰部会酸软怕冷。经常尿频或精神容易困倦疲乏者,可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能够起到温肾助阳的作用。
捂小腿: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因此要着重于加强腿脚的保暖。年轻的女性不要为了漂亮,过早地穿短裙、露脚踝。脚踝部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作三阴交穴,肝、脾、肾三条阴经的气血在此穴交汇,经常按摩、艾灸、热敷三阴交穴,可以起到健脾、养肝、补肾、疏通气血的作用。
捂腹:腹为阴中之阴,腹部受寒的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痛经等。胃肠病患者和女性可选择常艾灸神阙穴。神阙穴属于任脉,系血脉之蒂,为精、气、神、血往来之要。艾灸或按揉神阙穴,可以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气血的运行。
责任编辑/王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