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赋能心理课堂

作者: 蒋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逐渐被引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以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心理健康教材中《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课为例,展现网络环境下某品牌白板和易课堂教育云服务双屏互动教学,以及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参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心理健康课堂。

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热身活动——《百科知识大比拼》挑战赛”活动规则:比赛结束后关注一下结果,前三名的同学可以领取一份奖品;体验一下比赛前后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教师动作:用第一台白板呈现活动规则;用第二台白板发布课程任务。

学生动作:打开平板电脑挑战任务。

教师:我采访一下排名第一的同学,此时感受如何?

学生1:很兴奋,很高兴,因为很多题我也不会,我是蒙的。

教师:蒙的也能第一,看来对自己的“战况”很满意啊!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感受?

学生2:我是第四名感到很遗憾,没能拿到奖品。

教师:听起来有那么一点失落。咱们的人生也是这样的,有得意有失意,有顺境有逆境,人们通常会把阻碍我们达成目标的障碍称为挫折。

……

【分析】学生用平板电脑参与热身活动,第二台白板通过大数据看到学生活动的速度和排名顺序,在紧张兴奋的氛围中快速达到热身及破冰的效果,参与度为100%。接着,教师通过访谈学生在活动时的感受,展示双彩虹图片,引出话题与课题。

问卷反馈:数据呈现促进学生思考

呈现课前调查大数据统计结果,教师对照柱形图解读班级数据。

教师动作:第一台白板幻灯片展示调查数据。

教师:课前做了一份关于挫折的问卷,一起看大屏幕。全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曾经历过挫折,主要来自:外貌身材、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方面。同学们也曾经尝试用了一些方法来应对,主要集中在:听音乐、看书、玩电子产品……从事情发生到现在的影响程度:大多数同学觉得只是暂缓情绪,还是会被影响。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这很正常。但是这个数据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些事情可能当时过去了,实际上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还会有影响。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经历风雨,面对挫折呢?接下来,邀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来自《小凡的烦恼》。

【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班级学生的挫折事件的类别、应对方法及影响程度做了统计和呈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在集体和同伴遭遇困境的情况,并感受人生遭遇挫折是很普遍的现象。

心海导航:双屏互动提升教学效率

幻灯片播放视频《小凡的烦恼》,通过帮助他人解决遇到的挫折,揭示抗逆力内涵,了解“抗逆力3I要素”的内容(I have,I am,I can),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教师动作:用第一台白板播放视频。

教师动作:用第二台白板呈现三种状态和“抗逆力3I要素”内容。

教师动作:一边与学生对话,一边在第二台白板上呈现板书,记录学生补充分析的关键词。

教师动作:第一台白板幻灯片展示学习任务,对照课前调查表中遇到的挫折事件,写一写三要素;第二台白板发布易课堂任务并拍照上传。

学生动作:自我探索,填写探索卡——“抗逆力3I要素”后,与课前调查表并列摆好,用平板电脑拍成照片上传至易课堂云端。

教师:小凡在遭遇逆境后,可能会出现三种状态:①在遭遇打击后,没有及时调整回来,一直颓废下去将会陷入心理危机;②经过调整,能够回归到和之前差不多的状态;③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能够调整情绪,越挫越勇,提高信心,全力以赴攻克难关。如果是你,你想达到怎样的状态?

学生1:我当然想达到第三种。

学生2:我觉得能达到第二种已经不错了。

教师:是啊,只要有方法谁愿意走向第一种呢?所以,大家要想达到第二种或第三种状态,就要具备一种能力——抗逆力。抗逆力是我们每个人内在都具备的能力,但需要被你看到,被你挖掘出来。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送给大家一株神奇的“三叶草”——“抗逆力3I要素”。一起来了解一下……

教师:小凡也尝试着用“抗逆力3I要素”,帮助自己达到第二种或第三种的状态。这是他自己探索到的。你看看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吗?

学生1:我觉得小凡的“I have”里面除了同学、好朋友,还可以将父母作为外部资源。

教师:我有点好奇,在小凡的求助里,他的父母好像也是目前遇到的阻碍之一,你为什么还要建议他列到资源里呢?

学生2:我想正是因为他担心父母去学校找老师,才有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情绪,如果可以事先跟父母好好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困难,也许父母会帮他一起想办法。

教师:是的,只要方法使用恰当,阻碍也有可能发展成资源。

学生3:我觉得可以找心理老师做外部资源,因为心理老师可以帮助他调节不良情绪。

学生4:在小凡的“I am”中,我觉得他可以补充“勇敢”的特质,遇到问题能求助父母和老师。

学生5:我觉得在“I can”中可以添加一个方法——调节情绪。

教师:是的,有时候,情绪稳定才能有更多的智慧来应对困难。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针对自己遇到的逆境,探索“抗逆力3I要素”,并用平板电脑完成拍照上传。

【分析】第一台白板播放《小凡的烦恼》求助视频,并将求助字幕定格在屏幕上,供学生提取信息。第二台白板呈现三种状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抗逆力,了解“抗逆力3I要素”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第一台白板中小凡的求助素材,帮助小凡补充他的抗逆三要素,教师在第二台白板上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取关键词板书。这里两个白板实现双屏互动,展示了多种教学资源,一种是视频播放,一种是知识教学,还有一种是电子板书。双屏互动可以让教师通过一块屏幕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另一块屏幕监控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方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师生互动更直观,课堂更加高效。

访谈对话:自主互动增强反馈效果

教师与学生商议,邀请一名学生参加访谈,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并邀请一名学生帮忙提取对话中的关键词进行板书。

学生动作:师生边对话,学生边提取关键词进行电子板书。

教师动作:第二台白板发布任务——发表观点,点击智能云图,查找集体高频词。

学生动作:在平板上写下关键词,并发表观点。学生1先上台简单介绍了自己遇到的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挫折事件。

教师:你探索到的“I have”有哪些?

学生1:有程同学,有我的堂哥,还有我的班主任老师。

教师:当时程同学是怎么帮助你的?

学生1:我当时考得不好特别难过,他不但第一时间安慰我,过后还跟我一起订正错题。

教师:这让你感到特别温暖是吗?如果现在再让你思考一下,你觉得身边还有谁也可能成为你的“I have”。

学生1:我觉得我们班的王同学。

教师:他身上有怎样的特质可以帮助你呢?

学生1:我觉得他的数学特别好,可以帮助我、提点我,而且他也很乐于助人,如果我开口,他一定会帮我的。

教师:看来你挺了解他的。王同学,他说到的你的这个特质,你自己写了没有?

学生2:没有写上去。

教师:那赶紧将这个特质写在你自己的“I  am”里面。同学们,刚刚这个探讨的过程让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3: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身边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请别人帮我们看到自己的特质。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他在“I am”部分探索到什么?

学生3:我善于反思、有行动力……这些可以帮助我应对挫折。

教师:除此之外,在大家心目中,他还有什么样的优势或特点呢?

……

师:好好欣赏一下自己的探索卡,你拥有了那么多资源和能量,随着对自己的不断了解,今后还可能有更多的添加。现在,我邀请大家在这些词语中,挑选3—5个一看到就感觉能量满满的关键词,它们可能是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是你的某项能力和特质,是你经常使用或者新开发的应对方法。请将这些词语写在平板上并发布出来。

【分析】这个部分仍然以叙事疗法中访谈、见证的问话方式为主。每位学生用平板拍照上传易课堂后,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选择一名学生开展访谈对话。在对话中帮助学生探索、发现、赋能。易课堂的拍照上传功能能实时监控学生的参与度,拍摄课堂作业的照片也非常清晰,还可以运用书写功能,在学生的探索卡上提取对话中的关键词进行添加。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用易课堂发布了发表观点任务,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最有能量的资源、特质和方法总结为关键词并通过平板发布出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讨论和发言,实现师生间的即时互动和反馈。

信息化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为提升课堂的高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善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注重个性化教学与辅导,努力打造高效、互动、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课堂。

上一篇: AI 融入校园,守护健全心灵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