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到底是什么“气 ”

作者: 毛玉洁

夏天到了,大家纷纷穿上凉鞋,平日里隐藏于袜子中的“香港脚”再也无法逃脱众人的“审视”。“香港脚”即足癣,就是大家常说的脚气,它与脚臭不完全是一回事。

什么是脚气

脚气的学名叫做“足癣”,是皮肤癣菌导致的真菌感染,包括毛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等。脚气是真菌侵犯足趾间、足跖、足跟及足侧缘皮肤,表现为水疱、裂口、脱屑、皮肤增厚、浸渍发白等,患者常感到明显的瘙痒。

这种真菌感染好发于脚汗多、常穿不透气的鞋子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脚气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共用拖鞋、袜子及毛巾等可能引起传染。由于脚气是皮肤癣菌的感染,因此只要有皮肤的地方,就有可能被感染。

不是所有脚气都有水疱

根据感染部位的表现,脚气可以分为3种。

1.水疱鳞屑型

水疱鳞屑型脚气造成的皮损,早期表现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液清,疱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有时这些小水疱会融合成大水疱,撕掉疱壁后会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水疱经过几天的吸收后会变干,然后变成皮屑。

2.角化过度型

角化过度型脚气的患处通常比较干燥,皮损表面粗糙脱屑,皮肤纹理会加深;到了冬天容易开裂,甚至出血。这种类型的脚气往往不太痒。

3.浸渍糜烂型

根据感染部位的表现,脚气可以分为3种。

浸渍糜烂型脚气多见于手足多汗、浸水、长期穿胶鞋者,易出现在夏天。患处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表皮脱落后会露出潮红的糜烂面,并且伴有渗出液,患处常出现裂口。这种类型的脚气很痒,臭味也较为明显。

这3种类型的脚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夏季表现为水疱鳞屑型脚气,到了冬天,有可能会变成角化过度型脚气。

于脚气的几个问题

1.脚气是湿疹吗

脚气有时候表现得与湿疹类似,但不是湿疹。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而脚气的本质是真菌感染。

2.脚气会传染吗

脚气是有传染性的,如果患者总用手搔抓患处,脚气就有可能会传染到手上或身上其他部位。患者要做好鞋袜的清洁工作,注意不要与别人的鞋袜混着穿。

3.哪些人容易得脚气

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得脚气,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更容易感染,而且这类患者的症状一般较常人更严重。

4.怀疑自己得了脚气怎么办

你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脚气,切不可自行用药,应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真菌直接镜检确诊后,进行正规治疗

5.确诊脚气后,应该注意什么

患者要清洗或更换近期常穿的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注意保持足部干燥还要注意不与其他人共用鞋袜、脚盆、浴盆等生活用品

6.脚气如何治疗

脚气的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布替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你如果正规使用外用药治疗了很久,效果仍不好,就要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有的脚气还合并有细菌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合并湿疹,需要加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脚气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7.怎样避免脚气反复发作

很多患者涂药几天后发现脚不痒了,便不再坚持,但是没过几天,难以忍受的瘙痒又来了。其实,治疗脚气的关键就在于坚持,患者必须足量、足疗程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才能战胜疾病。无论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至少要坚持2周,以避免治疗不彻底。如果中途随意停药,就会给真菌“卷土重来”的机会。脚气治愈后,如果生活中不注意预防,也有可能复发。

8.如何预防脚气

(1)你要重视个人卫生,勤换勤洗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2)你平时不与其他人共用鞋袜、脚盆、浴盆等生活用品。

(3)在游泳池、健身房、酒店等公共卫生场所,你最好自备拖鞋或穿一次性鞋子,尽量不要光脚走路。

(4)你如果属于容易出汗的体质,可以在足部出汗多的地方使用抑汗剂,甚至预防性使用咪康唑粉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njw2025052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