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归因
作者: 肖婕
每到考试季,考试成绩一直是家长和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学习绕不开的话题。考得好,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成绩不理想,我们不开心,家长也着急,这时很多家长会帮我们从内在找原因,觉得是我们还不够努力认真。此时,家长和我们由于归因的视角不同,常会产生矛盾冲突。该如何更好地面对考试结果?怎样进行积极归因,激发学习动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找成绩背后的“真相”。
其实,考试成绩并不仅仅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考试失利,家长这种单一、片面归因于不用心、不努力的做法,我们会反感,更觉得委屈,于是想为自己的失利寻找其他客观原因:老师出题太偏了,考试的时候笔不好用,等等。家长和我们对考试失利的归因,谁对谁错?考试成绩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 考试成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从内部因素看,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的能力:如知识点掌握程度、考试技巧、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能否坚持等。
(2)努力的程度:复习过程中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等。
(3)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饮食和睡眠情况好不好、身体是否健康、情绪稳不稳定、考试时心态好不好等。
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有4个要点。
(1)任务的难度:试卷难易、题量大小等。
(2)运气的好坏:考试内容是否复习到、试题风格是否适应等。
(3)家庭因素:家庭情感氛围、来自家长的期待和压力、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影响等。例如,有些家长希望孩子专心复习认真迎考,但是自己一直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这并不利于孩子学习。
(4)其他因素:包括考场环境是否熟悉、周围有无干扰等。
考试结束后,不能把成绩看作学习的终点,而应该看作是下一阶段学习的起点,分析这次考试的成败可能跟哪些因素相关。没有人希望自己考差,一定是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了某些困难,要进行积极、合理的原因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看到希望,增加自信,激发后续的学习热情。
● 归因,打开考试之门的一把钥匙
考试成绩受到这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论对成绩是否满意,我们考后都需要及时分析总结,这有助于提升学习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学习任务的执行力。
1.正确认识归因
我们应该明白,归因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避免将成绩的好坏归因于运气、难度等不可控因素,而应关注自身努力、学习方法等可控因素。
2.坚持内在归因
我们要将考试成绩归因于自身的努力、态度、方法等内在因素,这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3.重视过程分析
我们在归因时,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如时间管理、学习方法、复习策略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学会调整策略
我们应根据归因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例如,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巩固等。
5.寻求外部支持
我们在遇到难题时,要善于寻求老师、同学等人的外部帮助。在归因时,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理归因,提升我们的学习效能
1.发现收获,学习效能的助推器
我们应该把成绩放到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成长的完整周期里评价,不要过分在意和放大一次考试的成败。任何一次考试,所得的每一分其实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哪怕分数不理想,也可以问问自己:试卷中哪些知识点,我掌握得挺好?哪些题目做得很满意?这些跟自己平时的付出有哪些关联?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己对学习的信心和效能感。
2.灵活运用,定制专属归因模式
举例来说,我们是一个努力但自信心不足的人,可以在成功时进行内在归因,如“我基础好”“我非常努力”等;失败时,进行外部的归因,如“题目太难”“发挥失误” 等。在成功时,肯定自己,对未来的学习活动保持兴趣、充满信心;失败时,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信,并且不至于丧失对未来的希望。
3.亲子练习,突破学习的困境
我们常常会陷入困境,似乎找不到破局之道。这里介绍一个小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和家长一起尝试,通过有意识地训练积极归因,寻找行动目标和路径。
4.拓宽视野,培养成长型思维
虽然归因需要有意识的引导,但是也需要拓宽归因思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以偏概全。消除消极归因的第一步是看到多种原因,使他们认识到除了自己的解释,还存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原因。例如,是不是还不够重视、训练或经验不足、任务难度太高、周围环境不良导致注意力分散等。
总结
成就感不能只放在学习这个单一的赛道上,好的思维一定是宽广有高度的、灵活有弹性的、全局多视角的。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对自己的成就进行归因:“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合理的归因是对过去学习状况的全面总结,更是下一步行动的好开端!
我们最重要的思考是:什么样的归因方式才是“适宜”的——适宜于后继的学习、适宜于自信心的培养、适宜于长远的发展。换言之,我们的原因分析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合理的归因一定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激发内在动力。这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朋友、家长的支持与引导,让家成为我们补充能量的“加油站”,才能提升动力,继续前行。
“数学学不好”怎么办
(1)学业困难:我学不好数学。
(2)事实情况:到现在为止,我的数学成绩都不是很好。
(3)合理归因:因为我过去一直未能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方法可能不够有效,所以到现在为止,我的数学成绩都不是很好。(把事情的原因找出来,“培养兴趣”和“找到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两点都是自己可以控制和内在的归因。)
(4)行动路径:当我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找到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时,我的数学成绩便会提升。
(5)我的决定:我要努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找到数学成绩优秀的朋友或同学,向他们请教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并且做好总结、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我的数学成绩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