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开发与实践研究
作者: 匡银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数学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小学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数学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任。新课标倡导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强调素质教育,使数学教育成为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载体。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基础,探讨新课标下数学文化如何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生活、自然、社会的联系,培养核心素养和创新精神。本文也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路径,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学科精神的综合体现,渗透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不仅能学习数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数学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整合。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科整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此外,数学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不再是抽象的、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学科,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和方法。
最后,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互相协作、共同探索,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面对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
(一)实践原则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原则,体现了当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目标的追求。
首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需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动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其次,强调实际应用与实践。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数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再次,突出数学文化的融合。数学文化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包括数学的历史、思想、方法等方面。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全面融入数学文化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数学的内涵和外延,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
最后,倡导开放和探索。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以上原则,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真实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富有意义和乐趣的探索过程。
(二)实践思路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思路要求深刻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
首先,明确数学文化融入的目标,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与生活、自然、社会的联系,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这个目标要求教师不仅教授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的文化内涵。
其次,数学文化融入的内容要全面和多样,包括数学的历史、思想、方法等方面。例如,可以通过讲述数学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数学在艺术、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感和实用价值。
再次,数学文化融入的方式要活泼和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例如,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数学文化融入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和效果的综合评价,不仅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要多元化和开放化,既包括教师的评价,还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
(三)具体案例
以苏教版教材中“探索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规律”为例,案例集中于比例和比例关系的实际运用。例如,通过一个关于家庭食物消费与家庭成员数量之间关系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学会采集数据并分析规律。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食物消费与家庭成员数量成正比关系,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水费、电费等方面探究这一数学规律。
这一案例突出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强调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不仅仅是抽象和理论化的学科。案例不仅促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比例和比例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深化了他们对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数学文化的底蕴深厚,发展源远流长,对数学教育有着极深的影响。传授数学文化不应只专注于知识技能,更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产生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自身认知水平是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基础。
受分数和排名影响,我国的数学课堂教育存在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这一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有大部分学生虽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对数学学科抱有负面的情感态度,从心理上畏惧、厌恶数学。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我们发现纠正学生对数学的负面态度,引导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心理,关键是要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自驱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就指出,数学文化应渗入数学教材,走进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自驱力。
新课标实施以来,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现行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的编写形式,不仅有纯理论型的知识讲解,还设计了“你知道吗”“数学阅读”等多种形式,把数学文化渗透在教材中。例如,“你知道吗”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用来介绍数学背景知识,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自驱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可能稍有欠缺,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目前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对生活实物的感知,还停留在表面,不能独立地从实物里看透、提取出蕴含的抽象思维。这就意味着当他们学习纯理论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外物辅助理解,否则很容易因为理解不了概念而放弃数学。因此,在融入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领悟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
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学生良好的数学心理状况,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享受数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中用数学文化吸引学生,抛出含有数学文化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理解数学文化,并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不难看出,数学文化的教学从学生心理和自身认知出发,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保护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爱好,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数学文化实践。
● 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
(一)需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常常被忽视,但这是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际应用场景的理解需要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更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如房屋、桥梁等,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知识。此外,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把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还能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因此,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数学知识不仅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与生活和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这一理念的贯彻实现,将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需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基本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仅仅传授数学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都有多种解法。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角度、多方法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遵循一种固定的解题步骤。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能力。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应强调从不同学科和实际生活背景中汲取灵感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质。例如,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可以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或者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辅助解释和理解。
此外,数学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和应试导向,而应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开放性的问题、项目式的学习等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反思方向之一。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才能培育出具有广阔视野和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
(三)需要融合现代教育技术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要注意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如智能教育平台、虚拟现实等,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例如,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
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难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除此之外,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写作能力。通过在线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共同完成数学项目等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还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确保技术的有效利用,防止其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如何培养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技术辅助教学;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共同探讨和解决。整体而言,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是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向,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下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它关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未来发展。通过分析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实践原则、实践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我们认识到这一教育实践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理解,更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结合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使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我们也需警觉其中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的有效运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等,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学者、政府等多方共同努力和协作。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育改革方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以期构建更加现代、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小学数学教育体系。